本書說的是企業的內耗,其實更重要的是企業如何看待內部問題。企業內部所有不利於發展的行為都是內耗,其實還可以說,所有不利於發展的行為其實都是企業不能創造價值的“無價值行為”,這些行為消耗企業的資源與能量,卻不能為企業帶來相應的價值。
當然了,有時候並不是所有最廣義的內耗行為都能夠被發現並消除的,這時候,企業就需要重點消除那些不但不能創造價值,反而阻礙企業創造價值的內耗行為,最明顯的當然是爭權奪利的內鬥了。
但是,無論企業的內耗有多大的危害,企業要想發展,首先必須先想著發展,而不是先想著怎樣避免內耗的出現。就像美國管理學家H·吉寧提出的,真正的錯誤是害怕犯錯誤。企業最大的內耗也是害怕內耗,進而固步自封,難以自拔。在企業中,領導非常需要這樣迎難而上的精神。在這個迅變的時代,最大的錯誤是墨守成規,而不是破舊出新。
因為害怕內耗而不敢冒險,不敢創新,其實是領導者思維中最大的內耗。人生最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把錯事做得很正確”。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也許領導做對了一件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永遠都可以沿襲這一做法。可惜的是,很多領導總是喜好按照習慣辦事。在如此信息大爆炸的社會,萬事萬物可以說一日千變,如若還是按習慣行事,那就注定要失敗了。相應地,很多領導隻要發現一件事風險太大,或者會導致內部分裂,馬上就會避而遠之。這樣的行為,帶來的隻會是企業虛假的發展、形式的團結和實質上的墮落。
為了避免把“錯事做得很正確”,領導應該及時行動起來,不要害怕犯錯,不要害怕內部的反對聲音,不要因為有人反對就畏首畏尾,隻要目標明確,方法正確,那就堅定自己的信念。要知道,“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最好的團結方式是不斷發展”,在進攻中,所有的問題都不會輕易爆發,在發展中,大多數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主要有楊賀、範生、許智博、李清、劉方飛、洪伯濤、齊北鬥、易笙歌、成達、常欣榮、南寬、方晶衿、葛靖康、柯敏明、陳欣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