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作者:

第三方支付的“華麗轉身”

最初了解“第三方支付”是在淘寶網上購物。與賣家成功溝通後,輕點鼠標購買,填好訂單信息,然後確定支付。這時,消費者的錢就從他的網銀劃入支付寶,由支付寶告知賣家,錢已到達,可以進行發貨。幾天後消費者收到購買的物品,再次通過支付寶確認收貨,支付寶便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最終完成交易。在這個過程中,支付寶就發揮了第三方支付的職能。隨著支付寶、財付通、快錢、銀聯電子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相繼出現,電子商務活動變得更加快捷、便利,交易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三方支付迅速發展。

然而,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業務的“灰色”身份一直困擾著這些企業和市場,製約著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發展。如果第三方支付始終缺乏約束規範和法律依據,換言之,不能“名正言順”地開展業務,那麼,企業將會麵臨潛在的風險,消費者的權益也將得不到保障。以往就出現過不少這方麵的糾紛,因為缺乏法律法規依據,導致涉案買賣雙方和第三方支付企業在內的各方都陷入“共輸”而不是“共贏”的局麵。因此,大家都盼望著這一欣欣向榮、前景廣闊的市場有相應的法規製度進行規範管理。

五月份,備受期待的《支付業務許可證》首度發放,第三方支付行業作為國家金融體係特別是支付體係中重要補充的地位由此得到政策和法律確認。對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講,終於有了國家認可的“正式身份”。對整個行業來講,“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也意味著一次行業的洗牌。對不達標機構視情況進行清理整頓,淨化市場環境,無疑是促進這一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

如今更受人們關注的是,獲得“名位”的第三方支付行業能夠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價值。對於首批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77家企業而言,它們從此就可以告別“灰色地帶”。在取得合法地位後,各自施展權謀,擴張規模,拓展新興市場,以更精細化、更安全可靠、更差異化的服務“攻城掠地”,爭取消費者,這是符合消費者利益的。作為消費者,我們更關心的是第三方支付能否在日常商品服務交易的過程中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務,以及基於在賣家、買家和第三方支付三者間相互信任基礎之上的交易安全性。

支付行業尚有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和大量創新的空間。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第三方支付涉及的行業已經由之前的網絡購物、數字娛樂、航空機票、公共事業繳費、信用卡還款等,逐漸向物流、基金、保險、慈善和教育等領域擴展。同時,第三方支付可以有效地保障貨物質量、誠信交易、退換要求等環節,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都可以對交易雙方進行約束和監督。在不需要麵對麵進行交易的電子商務領域中,第三方支付為保證交易成功和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隨著未來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以及用戶群的不斷增長,洗牌後的第三方支付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線支付市場逐漸細分的趨勢已不可逆轉,支付企業進入到了包括網絡購物在內的其他眾多支付領域,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由此帶來眾多優勢,受益的不單是企業和商戶,更是消費者。在當今愈益嚴重的“買方市場”狀況下,誰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誰就將是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第三方支付領域的“黑馬”。消費者作為市場的主體將享受到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的更加細致、更加全麵的服務,成為市場發展中的最大受益者。(李鋼北京)

第三方支付麵麵觀

近期,阿裏巴巴集團旗下支付寶單飛。5月11日,雅虎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阿裏巴巴集團已經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給馬雲控股的另一家新公司——浙江阿裏巴巴電子商務公司,這家新公司與阿裏巴巴沒有任何資金上的關係。雅虎稱,轉移支付寶舉動尚未得到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或股東批準。此事件引起了業界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再度關注。

所謂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並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後,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達、進行發貨;買方檢驗物品後,就可以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天生的本職就在於“信用額度”,靠信用來維持行業的發展是其與生俱來的職責。

幾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蓬勃興起,第三方支付行業也由原本的支付單一功能發展為多元化的運行模式。一方麵從簡單的資金結算平台發展到了具備連接產業鏈各環節和行業上下遊的多元化資源整合平台。另外一方麵,從原本的企業用戶群體規模發展為個人用戶群體規模,普通網民不僅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購買商品,更可以通過其繳納生活費用,組織活動收款,甚至基礎的罰單都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網站進行支付。相對於傳統結算行業,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出現無疑促進了產業鏈的全麵發展,更是為今後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價值,有效地降低了成本,節省了巨大的能源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