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中鋼琴音樂的作用
文化藝術
作者:王瓊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遵從音律的召喚給人類帶來情感寄托的享受。通過節奏變化把語言轉化為抽象的表達形式,通過心靈的交流而達到和受眾的共鳴。當音樂元素被植入到電影後,在增加電影的魅力同時也給音樂創造了一條新的傳播途徑。《海上鋼琴師》通過對音樂的處理使其獲得極高的評價,以音樂語言的溝通給角色帶來的行為情感等變化,讓觀眾受到深刻思想啟迪。
一、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鋼琴音樂的功能
電影音樂具有多重屬性,即音樂屬性和電影屬性,音樂屬性依附於電影屬性下,通過音樂的隱喻性和暗示性表達電影的思想主題和人物命運的轉變。電影《海上鋼琴師》就是通過對鋼琴音樂在不同時段和空間的不同處理而獲得了音樂在電影中的話語權。使得音樂具有了語言溝通的橋梁功能以及行為和情感表達的功能以及社會集體行為互動的功能。
(一)語言構建的橋梁功能
電影音樂是通過和畫麵的轉換結合通過聲音的傳播讓受眾得到某種暗示的有節奏的聲音組合,是可以和人類內在語言進行交流的外在語言形式之一。語言作為人類交流的工具,在誕生之後一直被追索著元語言功能,而音樂的抽象表達形式在某種形式上更加契合元語言的模式,從而使得音樂的內核更具有能指和所指之間的終極屬性。例如在《海上鋼琴師》中,1900出生時的音樂就具有明顯的意大利風格,而電影中絕大多數音樂都屬於拉格泰姆風格,這種風格屬於美國19世紀末出現於美國的黑人旋律,從而使得1900的身份能指就有了意大利黑人移民的隱喻。
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載體,人類情感的變化,天氣自然屬性的變化等敘事功能使其超越於了語言言說的效果,在電影音樂中,就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受眾麵前,將受眾帶入到電影場景中。《海上鋼琴師》中風暴的場景就很能說明這個功能,1900的鋼琴聲中出現的電閃雷鳴和人們肆無忌憚的說笑聲換位一體,就是在敘述著不同人群的情感悸動。當1900和聽眾的對話出現後,音樂的元語言性功能表露無遺:“她們很可能殺害掉丈夫,而後兩人一起私奔了,你看像不像她的音樂?”
語言產生的審美意義在音樂中同樣強大,沉靜和聲音都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拉格泰姆風格音樂的成功運用使藍調的美學功能被人們所認知,船是相對封閉的環境,相當於陸地上的咖啡館和酒吧,如果是交響樂或者鄉村音樂並不適合這個場景,而藍調的敘述更能在這種環境中和受眾達到共鳴,非正式的場合就應該有非正式的交流形式的出現,它可以直接宣泄彈奏者情緒的變化,《海上鋼琴師》碎片式的藍調音樂,通過場景和音樂的縫合做到了音樂的語言敘事的完美植入。
(二)行為和情感的表達功能
電影音樂是電影畫麵輔助支撐畫麵情感所在的形式,作為音樂行為的出現大致都在舞蹈以及人物心理波動的時候。它能調節電影情節的走向,就像酒會中的各種酒,讓不同心態的人體驗著不同的心態。《海上鋼琴師》中1900為郵輪上的旅客們即興表演,將音樂突然接入到人群中的時候,麵對突然降臨的節奏,人們表現的猶如各在夢中,端著裝著各自心態的酒杯做著隻屬於突發音樂敘述的特定故事情節,情節是固定的設計好的,而不同的心態卻導致了不同的行為的出現。
音樂不是無形的事物,音樂能體現出其特有的物理屬性,對於音律的傳播,受眾接受聽覺和視覺帶來的音波衝擊,聽覺是由耳傳達至神經元,誘發受眾的情感中樞;視覺上的衝擊是由所觀察到的外界被音律所帶動的場景變化決定。電影音樂更是融合了場景、動態、時間轉換等諸多因素,在快速切換中激活受眾的情感機能,當音樂處於緩慢悠揚並伴隨著夕陽西下或者月光的時候,可以視為情感的力場處在比較穩定的峰值。比如1900被自己的愛情衝擊中,當他麵對心儀的女孩,伴隨他的鋼琴音樂元素舒緩而又寧靜,就像情感的儲備期在被激活、醞釀。而當他猶豫著是否上岸去體驗從未有過的陸地經驗的時候,電影音樂節奏的起伏又像是過山車一樣,有疑問和困惑,引導著受眾與他一起進入到一種迷茫無所歸的情感穀地。雖然受眾們看到的是電影畫麵的轉換,但音樂卻在引導著情緒的變化,每個重音下的畫麵都帶給受眾情緒上帶來壓力,電影中的音樂就像調節意識和潛意識通道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