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禮儀(3)(1 / 3)

第二節 與外商談判時得禮儀與習慣

一、與日本商人談判時的禮儀與習慣

在與日本商人交往時,他們很喜歡送一些小禮品,而且希望得到回贈,並將此視為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禮節。正確妥善地對待日本人的送禮習慣,並給予恰當尊重,這對發展與日經濟交往和貿易往來具有一定意義。

日商對信用有一種特殊的理解,即當客觀環境發生變化、契約條款對自己不利時,他們認為契約自然失去效力,因此,契約並不被視為最後的協議,情況變化時可以再行磋商。

日商很重視貿易的長遠效應。日本人在國際商務活動中,重視銷售額遠勝於重視利潤,很注意規模效益,喜歡薄利多銷,把擴大市場占有率放在首位。他們很善於在國際貿易中運用“吃小虧占大便宜”和“卡關鍵、放長線、釣大魚”等經營策略。對此,在交往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分析,不要為小利而衝動,要全麵長遠地進行權衡。

談判前要掌握充足的信息資料,判斷其對商談的基本態度,不輕信其表麵語言,隨時注意其內心的真正意向。不要去打聽對方的私事和公司秘密,否則會引起反感。日商精於討價還價,有時報價水分很大,要認真做好還價工作。

還應注意的是,日本人在談生意之前,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於開場白,在與日本人交易時,這些開場白有特別的作用,不能一接觸就談生意,要與日本人先談友誼和信任。開場談話重在強調合作誠意和對雙方的好處,這種誠意反複強調並貫穿於整個洽談過程。日本人通常會致同樣的答辭,雙方要相互讚揚以示尊重對方,這已成為他們的一種客套和禮儀。

與日商談判時最好不帶律師,如需律師可在會下接觸,不要讓他們出現在商談現場。在洽談時帶律師會被認為是不友好的行為,反而會增加談判阻力。唯一的途徑是消除懷疑,營造出一種相互信任的氣氛。

他們在談判中還會考慮整個交易的長遠影響,不局限於眼前的利益,注意做人的工作。到日商家裏做客,要重視禮節,在門廳即脫下帽子、手套,並脫去鞋子。

二、與美國商人談判時的禮儀與習慣

美國人大多性格外向、直爽,與人初次相識也會顯得很熱情。同時它又是一個開放度較高、充滿現代意識的國家,所以美國人自稱他們的社會是“國際的、開放的社會”。這種曆史和社會文化背景,使美國人富有強烈的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表現在商務活動方麵的特點是:自信、坦率、性格外露、辦事利落、決策迅速。在與客戶第一次接觸時,如條件適當,美國商人就有可能簽訂合約。

(一)與美國人談判時應注意的問題

1.不要在節假日約美國人談判

美國政府、企業均是五天工作製,星期六、星期日休息,公定假日有元旦、華盛頓誕辰紀念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獨立紀念日、勞動節、哥倫布日、退伍軍人節、感恩節和聖誕節等,因此不宜在這些時間,特別是聖誕節前後,去找美國人進行商務洽談。

2.與美國人會談很簡單

與美國人談判很簡單,打電話約一下時間即可。他們都會同意在最短的時間內會麵。但應注意,美國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國家,各種活動通常都正點開始,約會遲到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3.稱謂和衣著

美國人一般對稱謂很隨便。通常直呼其名,不論男女老幼,地位高低,除了重大場合很少握手。這可能是一種平等關係的反映,但在談判場合,就必須在男性姓氏後加“先生”,女性姓氏後加小姐,無論是否有人在場,切不要與女性探討個人的事情。美國人的衣著十分隨便,隻有重大場合才衣著整潔,因此,要根據場合調整自己的衣著。

4.遞贈名片及禮品

美國人注重現實,他們在遞贈名片時,會講究時機。如果認為時機成熟,才會將名片贈送給你;如果認為時機不成熟,即使你贈送名片給他,他也不會當即回贈。美國人不看重禮品本身的實際價值,而且美國的法律也有這方麵的規定。因此送禮品時,最好是一些辦公或其他方麵用得著的小東西,如鋼筆或日曆等。贈送家鄉的禮物,美國人很樂意接受。如果應邀到美國人家中吃飯,不用帶禮品。贈送禮物時,不要贈送標有本企業廣告的禮物,這會給人一種做廣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