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元年21年,南郊郡,橡膠林裏的橡膠研究院。
自從中華帝國從南美州引進橡膠樹,人們對研究橡膠已經過去了10年,在這10年中,研究院終於研究出了穩定耐用的橡膠配方。
新鮮采集回來的生橡膠理論上是可以做普通的黏合劑用的,但是,要想得到輪胎和堅硬的輪胎就需要合適的橡膠配方了。
而這個配方主要是加入硫磺硫化,當然還要加上其它的添加劑。
“殿下,這種硬的橡膠的製作方法是將生橡膠慢慢加熱,一邊加熱,一邊加入硫磺粉和炭黑,一邊搞拌製得。”橡膠研究院院長‘昂膠膠’將一塊黑漆漆、巴掌大的橡膠拿到華夏的麵前,說道:“這種硬的橡膠確實耐磨,但是它有一個缺點,我們一直都攻克不了。”
“什麼缺點?”華夏接過這塊黑漆漆的橡膠不停的拿捏著,還放到地上進行摩擦實驗。
“就是這種橡膠隻能製作這麼大塊,再大一點就容易壞。”昂膠膠院長尷尬道。
“沒事!我們已經成功了。”華夏笑著道,“隻需要在澆鑄這種硬橡膠的時候,在中間鋪上鐵絲網,或者硬的線布,這樣,它們就可以變得結實了,來,我們去試試看。”
昂膠膠恍然大悟,隨即他跟華夏一起到橡膠車間裏重新製作一遍。
2個小時後,他們便拿著兩個直徑1米的,像摩托車輪胎形狀的橡膠回來。
華夏將它們鑲嵌在一個特製的雙輪木頭車上,還找來一匹驢,讓驢拉了幾回,這橡膠輪胎的承受能力算是合格了。
之後,昂膠膠院長又拿來一塊橙色的軟橡膠,說道:“這種橡膠沒有加入炭黑,隻是是加入少量的碳酸鈣、硫磺、樹脂、鬆香,製得軟橡膠,但這種軟橡膠實在太軟了,很容易損壞。”
華夏接過來一看,又摸了摸,這軟橡膠確實軟,肯定不耐磨,他想了想,便笑道:“既然我們可以製作出從柔軟到堅硬的橡膠,不同硬度和軟度的橡膠,加入硫磺越多,橡膠就越硬。那麼,隻需將這塊軟橡膠的表麵適當製得硬一些,這種軟橡膠不就可以增加耐用度了?”
二人果斷再去進行嚐試,經過2個星期努力,他們終於成功的摸出了一套將橡膠表麵硬化的工序。
於是乎,二人便製作了一個配對的橡膠內外輪胎,然後還用鐵製作了一個車輪框。
內胎容易成型製作,但是內胎上的氣管卻不好製作。
於是二人又繼續研究,最後他們利用橡膠的彈性和恢複性,結合氣壓的原理,製作成一個隻能吹氣進去,不會噴氣出來的鐵橡膠混合製作的氣嘴,再將這個氣嘴澆鑄到內胎上,這樣,一個能打氣的內胎就完成了。
光有內胎是不夠的,打氣筒也是要製作的。
不過,現在有了橡膠,就能解決很多氣密性的問題,加上現在國內的鋼鐵技術的進步,一個小小的打氣筒也很快便製作出來。
就是這樣,一個打氣型的車輪就誕生了,而且打氣的氣筒也發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