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金融學前沿課題—關注金融學發展應懂的金融學(4)(2 / 2)

2005年初,一家私營公司Merzbach Group公司宣布正式成立MerzbachMezzaninel號基金(MMFl),為以減排額購買協議為基礎的項目提供長期碳融資服務。該基金首批共從私人投資者處募集2000萬美元,公司打算將MMFl基金的規模設定為1億美元,同時使該基金與傳統的碳基金互為補充。該基金將與世界銀行碳金融業務一起合作。

設於美國的一個“自願性”溫室氣體減排額交易市場——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也不甘示弱,其月份CO成交量高達13萬噸,交易對象大多是2006年的排放許可權,近期的交易價格在每噸0.9美元左右。

倫敦也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一個碳金融中心。它是“氣候變化資本”的發祥地,出現過第一家專門辦理與碳有關業務的銀行。“碳托拉斯”也起源於倫敦。

此外,挪威碳點公司、歐洲碳基金、亞洲碳交易所,甚至非洲、印度等的碳金融交易也都非常活躍。

中國碳金融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據有關專家測算,2012年以前我國通過CDM項目減排額的轉讓收益可達數十億美元。為此,中國已經被許多國家看作是最具潛力的減排市場。那麼,依托CDM的“碳金融”在我國應該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並蘊藏著巨大商機。

由於目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主要類型是基於項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國,“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動。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活動,中國的“碳金融”市場潛力更加巨大。

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擔減排義務,在我國境內所有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議定書》中的CDM機製轉變成有價商品,向發達國家出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CO減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二位,預計到2020年左右,中國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將與美國相當。也有統計公布,我國的萬元GDP能耗相當於2.6噸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是日本的20倍。有人甚至認為,要實現國際公約“把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係統免受危險的人為幹擾的水平上”的最終目標,要以中國實施大量減排為先決條件。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將有大批項目可被開發為CDM項目。

對中國金融界來說,何嚐不可以把國家和社會麵臨的壓力化作難得的市場機遇呢?同在一片天空下,完全可以在履行共建和諧世界的社會責任之時分享碳金融時代的“蛋糕”。

由於目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主要類型是基於項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國,“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動。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活動,中國的“碳金融”市場潛力更加巨大。

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擔減排義務,在我國境內所有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議定書》中的CDM機製轉變成有價商品,向發達國家出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CO減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二位,預計到2020年左右,中國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將與美國相當。也有統計公布,我國的萬元GDP能耗相當於2.6噸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是日本的20倍。有人甚至認為,要實現國際公約“把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係統免受危險的人為幹擾的水平上”的最終目標,要以中國實施大量減排為先決條件。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將有大批項目可被開發為CDM項目。

對中國金融界來說,何嚐不可以把國家和社會麵臨的壓力化作難得的市場機遇呢?同在一片天空下,完全可以在履行共建和諧世界的社會責任之時分享碳金融時代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