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剩下數百名百姓,困於地下暗河河道之中,被厲帝下令以煙熏炙烤之法處死。”安玉茗低聲道。
“所以,剛才我看到的,就是那時候無辜受難的百姓的屍骨了?”蘇醇眉頭緊皺著道。
“要是不出意外的話,你說的那個地方,應該就是那些百姓最後殞命的地方。”安玉茗道。
“原來如此。”蘇醇點了點頭,歎息道,“百姓何其無辜,竟會遭遇這樣殘忍的事情。”
安玉茗搖頭道:“是啊……叢雀淵魚,民心漸去,厲帝最終也沒有好下場。他萬萬沒有料到,他在瘋狂之中的煙熏炙烤,產生了大量的濃煙,被世祖皇帝派出的斥候發現了行蹤,於是他本人也在同樣的地方被斬首。”
安玉茗歎了口氣:“後來,世祖皇帝還在月柳山風水最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以此紀念那些無辜枉死的百姓,那座祠堂當時被稱作義祠。後來,義祠曆經多次翻修、改建,便有了如今的漪園。”
“可是,這段曆史我讀遍了建州當地的誌書,也沒有發現相關的記載啊!”蘇醇道。
“你沒看到過不足為奇,幾百個百姓的死傷,在一場滅國的戰爭中,本就不那麼重要。史書關於厲帝被殲滅的那場戰役,也不過是連一百字都不到的短短一段。”安玉茗歎道。
緊接著他又說:“就連厲帝堅壁清野後那段饑荒年月裏餓死的,和因投降世祖皇帝而遭到連坐的那數萬人,在史書中也隻說了‘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八個字而已。幾萬人,乃至十幾萬人的悲慘命運,於史書,便隻是冰冷的數字與事實,又何況那幾百人的遭遇?隻有循著那了了數字,找到蛛絲馬跡,再慢慢查閱、考證,才能得出這背後的故事。”
“王爺,你知道的可真不少!”蘇醇感慨道,“你不是建州人,竟然對這裏了如指掌。”
安玉茗聽他這麼一說,又歎了口氣,語氣不知為什麼帶著些感傷。他輕聲說:“這些故事最初我是聽一位故人說的。因為對這段曆史感興趣,所以我就翻閱了一些文獻誌書,才了解了這麼許多。”
“那你的那位朋友也很博學多才啊!”蘇醇又道,“如此博學之人,不知是朝中哪位大人?”蘇醇的父親蘇植曾經在朝為官,雖然如今已經告老還鄉,但說不定安玉茗這位博學多才的故人父親就認識,所以她才有此問。
安玉茗半天沒說話,很久之後才長長歎了口氣,低聲說:“這位故人……已經不在這世間了……在我封王之後沒多久……就已經不在了……”
本文首發於網易雲閱讀,那邊要更新得快很多,目前已經更到57章了。喜歡本文的親可以撥冗前往網易雲閱讀,輸入《皇後的武林》,或輸入我的筆名“顏火”搜索即可。
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