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說了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好啦!拜師宴今後再補也行啊!見證人這個更簡單了,讓瑞王那小子做個見證不就行了麼?”淩宜春自說自話道。
“對呀!就讓那小子做見證!”淩宜春想到這兒,眼睛一亮,樂嗬嗬地說,“就這麼辦!我就讓那小子看看,離了他我還找不到徒弟了不成?哈哈哈!”
淩宜春是個說幹就幹的幹脆人,打定了主意之後便立刻付諸行動。他一把扛起蘇醇,足尖輕點地麵,“嗖”地一下就躥出去了老遠。蘇醇想勸他放棄這個念頭,可這一路被被他扛著,顛得個七葷八素的哪還顧得上說話?於是不免又把他給罵了個七八遍。
淩宜春根本不在乎這些,正為收了個徒兒而樂得合不攏嘴呢!一時興起,竟然抬腿一躍之下飛身到了樹上,腳尖輕踏著樹枝枯葉,飛一般地朝前奔去,身後踏過的枯葉,竟然依舊在樹梢顫顫巍巍地立著。蘇醇見狀,心裏也是佩服不已,她心裏倒有些猶豫,要不要真的拜這人為師,畢竟這可比成天跟著父親學什麼詩詞歌賦有意思多了。
也就一炷香的工夫,淩宜春就扛著蘇醇到了漪園的大門口。進了門,在守衛們的注目禮之下,淩宜春才把蘇醇放了下來。淩宜春也不顧忌大家的目光,拉著蘇醇沿著綠意盎然的石板路一路暢通無阻地朝前走。路上遇到的士兵和仆人,無不十分敬畏地朝淩宜春行禮,還一口一個“尊者”地叫著。
這尊者的稱謂,蘇醇倒是知道的,這是天朝護國神教神宵宮的護法尊者所特有的簡稱,天朝境內也就隻有神宵宮的護法尊者才能有這樣的稱謂。
神宵宮從天朝開國以來就一直把持著一切宗教事務,勢力十分龐大,和皇家淵源深厚。執掌神宵宮的被稱為大祭司,大祭司身邊有一男一女兩位護法尊者:金剛為男,羅刹為女。而神宵宮在武林的地位也十分尊崇,曆代大祭司、尊者都是武學大家,甚至有傳聞說大祭司身邊掃地掌燈的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是武林高手。
這樣說來,淩宜春就應該是其中的金剛尊者了。蘇醇心想:難怪他的武功如此深不可測,原來是這樣的身份。
既然雙方地位實力相差如此懸殊,那就幹脆既來之則安之,走一步看一步吧!蘇醇也是個樂觀的人,要是再矯情地吵嚷著要爭論個你對我錯,那就是她自不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