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師承歸來(1 / 3)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乃一屆明君,更是一位英雄,然而草莽出身的他,注定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僅如此,疑心重的他也不曾“善待”那些和他一同打天下的將領,於是在他晚年的時候,京城的血雨腥風,對他就是一種“懲罰”!

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朝堂上皇長孫朱允文與四王爺朱棣在明爭暗鬥著,江湖亦朝廷,支持雙方的勢力也在緊鑼密鼓的布置著。

此時的江湖,少林依舊是武林至尊泰山北鬥,保持中立的它,牽製著各方勢力,眼下的江湖表麵上還算是風平浪靜。

(1)

在氣勢宏偉的少林寺,寺僧們依舊如往昔練武強身,同時也展現了中華武學的博大精深。在大殿中央,隻見一白衣少年正虔誠禮佛,此時從偏殿走進一位高僧,不是別人,正是主持‘元修大師’。

元修:“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隻見白衣少年將手中的香,畢恭畢敬的插進香壇,便十指相合的向元修大師行禮。

白衣少年:“徒兒見過師父!”元修大師點點頭,以示回禮。

元修:“無痕,你可知為師為何為你取法號‘了無痕’麼?”

白衣少年:“回師父,鬥轉星辰,萬物更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師父是想讓徒兒在這無痕的世間裏,做到‘有痕’,既不需要流芳百世,也不需要遺臭萬年,隻要做到無愧我心就好。”

元修:“好徒兒,不愧為師這麼多年用心培養你!”

白衣少年:“師父的大恩大德,徒兒沒齒難忘!”此刻了無痕,還未發覺元修大師與往日有所不同。

接著元修又問:“你可知今天是何日子?”

白衣少年:“還請師父明示?”

元修:“今天是你闖銅人陣的日子,為師的本事早已傾囊相授,今天就到了要檢驗你的時候了。”

白衣少年:“徒兒有些糊塗了,闖銅人陣乃是要離開弟子做的事兒,可徒兒並不想離開啊!”此刻的了無痕,才有些疑惑。

元修:“你並非孤兒,之所以會得我真傳,除你有慧根,天資聰穎外,也因受故人所托,這麼多年為師並未向你談起你的身世,那是因為為師也所知不多。不過,今天你就會知道一切,你現在的任務是隨為師去闖銅人陣!別的就不要再問了。”

說完拂袖離開,無痕緊隨其後,即便此刻的了無痕,心中有些許疑惑。

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銅人陣。隻見眼前的銅人陣,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因為這裏是為了懲罰那些受不

了佛家清苦的弟子的生死陣,幾乎沒有人有機會出得此陣,因此這裏仍有些未清理幹淨的血色印記。不僅如此,又也許是死者傷者太多,這裏除了一些悲涼外,還有些陰風陣陣的。按理說,佛家聖地,不應如此,但是迄今為止,無人可以平安的離開此陣,所以才會這樣吧。

不是將生命交到了這裏,就是還沒過一關,就後悔求饒了。

此時的無痕麵對此陣,卻氣定神閑,這也正應了那句話“無

欲則剛”,用心拆解著高僧們的一招一式,身輕如燕的過

了一關又一關,不僅讓元修滿意,也讓駐守銅人陣的高僧

們相當滿意。

到了該與師父分別的時候了,無痕跪地向元修大師三叩首

元修拂起無痕,

無痕:“師父,徒兒不知自己從何而來,更不知自己該去往何處呀?”

元修:“莫慌,一切隨緣!我與故人相約,今天是你離開少林之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會主動找你相認的,這個你拿好。”

說著,拿出一塊兒玉佩來。

元修:“這是你舅舅當年把你托付給我時,你隨身佩戴的信物,也是你日後與親人相認的憑據。”

無痕看了看元修給他的這塊玉佩,上麵刻有一個“西”字,

再沒別的了,

無痕:“師父,不知徒兒何時還會與您相見?”

元修:“一切皆在一個緣字,隨緣吧,不要傷感。為師這麼多年對你的教導,希望你謹記於心。”

無痕:“師父放心吧,無痕永遠都是佛門中人,是不會給我佛丟臉的。”

元修:“你此去,前路一片茫然,江湖並非我寺一片祥和安寧,為師希望你不要隻用眼睛看事物,要用心,往往心比眼睛更準!”

無痕:“徒兒謹遵師父教誨!”

說完,再次叩拜!此時,旁邊的師弟遞來了無痕的包袱,

眾師弟:“無痕師兄。。。”一邊說著,一邊流下難舍的淚水。

無痕:“好好聽師父的話。。。”

無痕與元修雖都有萬千不舍,但師父重情重諾,無痕也隻能謹遵師命了,以免師父為難。

無痕就這樣離開了少林寺,元修望著無痕遠去的背影,雖沒

有挽留,眼角卻也泛起了淚花。

雖說,元修大師平日裏看淡世事滄桑,心靜如水,但此時也泛起了波瀾;畢竟離開的是他傾盡所有心血,視如己出,養育18年的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