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頭女屍(1 / 3)

(1)

金色的十月,人們還沉浸在國慶佳節的歡樂之中.南方s省東部氣溫有些反常,烏金山寶鼎卻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雪,氣溫驟然降了下來。

烏金山寶鼎下的烏江市南郊文化廣場,練太極拳的老頭子,跳廣場舞的老太婆,仍然煥發著青春,張開著紅潤的笑臉,舞動著紅色綢緞,美麗廣場上依然綻開著朵朵紅蓮。

家住城南的居民餘明,他生長在烏江邊,父母早逝,他成了孤兒,從小靠打 魚為生,他沒有心思去打太極拳,每天淩晨5點鍾,無論風霜雪雨,他準時背著魚網沿烏江岸邊撒網捕魚,在城裏賣出個好價,然後樂嗬嗬打半斤白酒,買半斤豬衝嘴,豬耳朵什麼的,酒肉穿脹過,勝過活神仙,是多麼的安逸。

這時,他一邊撒網,一邊觀察水中神奇與奧秘,在他第二網撒下後,他慢慢地拉網時,感覺有些不對勁,開始以為是網住了一個大石頭,他再一拉網,感覺明顯有些鬆動,當他將網拉到岸邊腳下時,當他目光掃在網上,他身上突然一抖,打了個寒顫,他以為是看花了眼,再揉搓了幾下眼睛,網中一條白生生的屍體讓他魂飛魄散。

他失魂落魄地返轉廣場,邊跑邊喊:“不好啦,死人啦;不好啦,死人啦”!

廣場上晨練的老頭、老太們聽到叫聲,蜂擁地圍了過來看個究竟,把江邊公路賭了個水泄不通。兩頭的車輛停了一長串。周圍習慣地看了一下手腕上的那塊瑞士表,顯示的時間是2008年10月11日淩晨5時48分。

警情就是命令,警方迅速啟動命案偵破工作機製。一支由分管刑偵候副局長任組長,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鄭直,副大隊長丁誌勇,副教導員方園任付組長及二十名刑警組成的“10。11”命案偵破專案組成立。

警燈閃爍,警車呼嘯。市公安局前廣場上,鄭直、丁誌勇、方園迅速坐上一輛警車披荊斬霧,風馳電掣在前開道,訓練有素的刑警們聞警而動爬上警車和現場勘查車尾隨緊逼、直搗現場。

通往現場的道路,濃霧彌漫。突然,一聲刺耳的撞擊聲在鄭直眼前閃過,這種聲音,如此犀利尖銳,如同一根針紮入心底,讓人渾身的神經為之一顫。

麵前擋風玻璃上,多了一攤鮮豔的血跡,還有一具黑色羽毛裹著的小小屍體,原來是一隻麻雀,在大霧中飛行,突然猛烈撞擊到飛奔的警車——擋風玻璃上。

“該死的東西,簡直是昏了頭,撞到我警車擋風玻璃上,真是找死”,司機憤慨地說。

鄭直清楚地看到:鳥兒率先撞擊的是鳥喙,飛快的加速度立即使其粉身碎骨,然後脆弱的頭骨隨之摧毀,小小的身軀內所有的髒器幾乎同時破裂,最後隻剩下一團無生命的殘骸,支離破碎地落在警車引擎蓋上,無論車速多快,它還殘留某種怨念,死死抓住警車引擎蓋不放,還想為他之死討個公道。

這是一個不祥之兆,鄭直為之一震。不知不覺,警車已經抵達現場。

鄭直一邊在電話裏向分管刑偵的候副局彙報案情,一邊安排副大隊長丁誌勇帶領六個民警負責打撈屍體,調查詢問證人,抓捕犯罪嫌疑;

同時又安排副教導員方園組織法醫對屍體進行檢驗,提取有價值的痕跡物證;自己帶著新來的楊旭、張健、汪浩、楊紅、蘇訊、周帆等六名新民警勘查現場。

候局在電話中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認真勘查現場,提取有價值的痕跡物證,搞好調查取證,快速查明死者身份,從中發現犯罪線索,抓獲嫌疑犯”。鄭直邊聽邊得應“好、好、好”!

(2)

鄭直第一個下車,丁誌勇、方園隨即從車左右兩邊下來。

鄭直上穿一件黑色皮卡克外套,下著冬式警褲,三十歲上下,他長得高挑結實,留著平頭;長方型臉上一對大眼睛,炯炯有神;濃黑的虎眉,眉宇間透出英氣;兩瓣嘴唇經常緊抿;流露出一種自信;挺直的鼻子下兩道勾紋,更顯出一臉堅毅和剛強。。側看像馮鞏,正視恰劉翔。

丁誌勇則穿一件灰色卡克外套,明顯看得出個子比鄭直稍矮一點,年齡比鄭直大幾歲,皮膚不白,園臉上長著一張福相,結實的身體營養用不著說就很充足,他完全歸咎到少時慈母的疼愛;方園、方園,又方又園,名副其實,四十歲上下,臉白麵紅,容光煥發,從任何角度看上去都是一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