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教授在文中耐人尋味地說:“回頭看曆史,戴國芳要慶幸我們國家正在向著法治國家的方向走才對。”
曆史可以回頭看,戴國芳卻再也走不回去了。對於企業家來說,成功的結局會有很多種,而失敗的下場則永遠隻有一個。戴國芳入獄,鐵本死去,一個鋼鐵夢想在飄搖迷離的江南煙雨中化為一道濃烈而不無哀怨的霧氣。
【鐵本大事記】
1996年,戴國芳注冊成立江蘇鐵本鑄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
2002年5月,戴國芳提出在長江邊建鋼鐵廠的規劃,總投資為10億元左右。
2003年,在《新財富》雜誌推出的“中國400富人榜”上,戴國芳名列第376位,估算資產為2.2億元。
2003年,在常州市政府的推動下,鐵本項目從200多萬噸級加碼到840萬噸級,工程預算為106億元。戴國芳提出“3年內超過寶鋼,5年內追上浦項”。
2004年2月,鐵本項目因“毀田占地”被新華社記者寫成內參上報中央。
2004年3月20日,“鐵本事件”的性質轉為違規建設,常州市緊急下達了停工令。
2004年4月初,中央九部委組成專項檢查組對鐵本進行全麵檢查。19日,戴國芳等人被拘捕,“涉嫌偷稅漏稅,且數目可能很巨大”。
2004年4月28日,鐵本事件被定性為“一起典型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嚴重失職違規、企業涉嫌違法犯罪的重大案件”。第二天,新華社向全國播發通稿,列舉鐵本五大問題。《人民日報》專門發表了社論。鐵本成為宏觀調控的“第一案”,項目全麵下馬。
2006年3月,鐵本案開庭審理,戴國芳被控“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
【後續故事】
2009年4月,戴國芳因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發票罪而獲刑5年,至正式宣判時,戴國芳已被司法機關限製自由剛好5年,因此抵去上述刑期並於當年4月17日恢複自由身——刑期與關押時間上的巧合,這與三九集團的趙新先如出一轍。
三個月後,鐵本破產清算組成立。鐵本的資產分為新廠和老廠兩部分,其中老廠占地800畝,當年由常州市政府派員組成的企業監管清算小組轉租給當地的鋼企鑫瑞特鋼有限公司,年租金10萬元。後來,最終以7.108億元的價格被江蘇金鬆特鋼有限公司拍得,這個價格是最初評估價的64%。而新廠的設備部分,被常州嘉彙物資公司以1.994億元的價格拍得,這一價格是最初評估價的72%。占地麵積達6500餘畝的新廠土地不在拍賣資產中,後被中石油獲得,投資200億元在此地建設成品油集散中心和化工產品集散交易中心。
在所有的大敗局人物中,戴國芳是最“不願意”東山再起的人。
2010年8月,《中國企業家》的記者曾4次到位於常州市煌裏鎮的戴家采訪,戴國芳與他隔牆通話,說:“還是不要見了吧,最近什麼事也沒做,就想安靜待著,如果要做什麼事的話,給你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