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八月三十一日(2 / 2)

那時候太皇太後還活著,太皇太後對太監管得非常嚴厲,王振在皇帝身邊搞這搞那的,都被太皇太後知道了。有一天太皇太後把顧命大臣“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這三位大學士)還有皇帝都叫到了自己的殿裏,皇帝站這邊,“三楊”站那邊。太皇太後說:“把王振給我帶上來。”王振一上來,太皇太後直接就說:“給我斬了。”太皇太後身邊有一幫女刀斧手,上來就要斬王振。這時候皇帝趕緊護著,這個明英宗跟王振還是有深厚感情的,他趕緊說:“不行不行,奶奶咱不能殺他,王振是好人。”這時的顧命大臣“三楊”也都很老了,他們之前也都被王振迷惑了,因為王振在“三楊”麵前總是裝得特別低聲下氣,去內閣送東西的時候從來都假裝不敢進門,“三楊”也跪下來給王振求情。太皇太後一看這情景說:“今天因為大家都給你求情,那我就饒了你,但我每天都會派人監視你。我隻要發現你有一次幹涉朝政,管你不該管的事兒,那我一定會斬你。”於是王振就開始忍忍忍,做太監這事兒他都能忍,還有什麼其他的事兒不能忍的?於是一直忍到太皇太後死了,王振就開始專權,最後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當時一到有什麼日食、雷劈的情況,皇帝就覺得自己做錯事兒了,會下罪己詔,求大家發言。但是大家一發言,隻要說到一點兒皇帝不好的地方,馬上就會被抓起來,投入監獄用酷刑弄死。

王振雖然沒有劉瑾、和珅那麼厲害,但也是貪得一塌糊塗。而且這個王振還好大喜功,到處盤剝。土木堡之變就是王振激起來的。為什麼?人家瓦剌人本來就沒想打仗,大家就是來通個商、進個貢,但王振總覺得人家進貢的少,欺負人家。最後瓦剌人被欺負急了,人家北方民族可不像他那樣動這麼多心計,結果人家不幹了,打過來了。王振一個教師爺出身,從來沒打過仗,但是他覺得自己權傾天下,其實越是這種人,就越想回家鄉去顯擺一下,看我今天多麼厲害,這是很多太監的心理。於是王振就鼓動皇帝禦駕親征,皇帝沒打過仗,他也沒打過仗,大家竟然率五十萬大軍出了城。出城以後還又繞了個彎子非要路過他家鄉,在他家鄉吹吹打打,告訴鄉親們他王振親率五十萬大軍衣錦還鄉了。結果這麼一折騰耽誤了各種戰機,最後剛走到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離北京沒有多遠,就被人突襲了。那完全不是一場戰役,一天之內明朝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皇帝也被人抓起來了。當時有位將領實在看不下去這太監王振的所作所為,最後在亂軍之中拿大錘把王振給錘死了,所以王振不是被瓦剌人殺的,他是被明朝大將自己人殺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非常恥辱卑微的一生。

這明英宗完全就是毀在王振手裏,在土木堡之變中還被抓走當了俘虜,受盡各種屈辱。在明英宗被俘以後,他弟弟繼位,結果明英宗回來以後弟弟怕他搶皇位,就把他關在冷宮裏,他差點兒被餓死。明英宗在冷宮裏熬過了漫長的孤苦歲月,直到後來他弟弟快死了,才由當時還忠於他的前朝大臣發動了政變,又把明英宗扶上了台。但是事情就這麼蹊蹺,明英宗一上台,就又開始懷念王振,還把大臣於謙給殺了。當年土木堡之變之後如果沒有於謙,那明朝當時就完了,瓦剌軍隊打進北京城以後,就是於謙鐵骨錚錚地率領所有的軍民奮勇抗戰,才把瓦剌人打走。於謙本人的品行在中國整個曆史上都是無雙的,但明英宗一複辟,竟然把於謙殺了,還每天在那兒懷念王振,讓人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這就是明朝曆史上的土木堡之變,這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兒,當然明朝也沒幹過幾件特別光榮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