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始(1 / 1)

再他離開家鄉的那一天,沒有一個人送他,對於一個一無錢財,二無勢力的人來說,能平靜的生活是痛苦的,在現在的他來說,隻有遠離這裏才是他最想要的,他們對自己沒有感情,自己也不會對他們產生什麼感情,在去想極樂世界之後,他能感覺的是這個世界還能容得下他,他的心胸也變得寬廣,容得下整個世界。

他決定去西藏,在那些很少人駐足的地方,似乎成了他最理想的地方,那裏有些最純淨的空氣,最清澈好甜的山水,最主要的是還有樸實無華的民族。

在以前的平淡無奇的垃圾生涯裏,他學會的不止是為自己而活,他也為世界而活,這樣的話出自他的口中似乎太深奧了,在很多人看來人是一輩子都在學習,而在李農的心中也是一樣,書本上的學習隻占到人生路程的四分之一部分,而真正的社會學習則是一輩子的。

他撿了個背包,撿了幾隻筆,不過作為賠償他也撿了一腦子的問題,他沒有錢去付這些撿到的東西的價值,隻有接受撿到的問題,為自己圖個心安理得,順應天命。

背包裏裝的是撿來的本子,有的是空白的,有的是寫滿了字的,還有的是一些可供學習的資料,李農不明白,這麼對自己看起來非常有用的東西為什麼會被別人遺棄,他看不出它們有什麼遐思,這叫情人眼裏出西施,失落者眼裏出希望一樣,但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的主人用膩了它們,這就是現實的社會和社會的昏庸,也是人的本性,他們試圖把自己裝飾成一個正人君子,極力掩飾自己內心的黑暗,可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定然有黑又白,不用掩飾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那樣的君子沒有愧疚,沒有血紅心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踐踏,有踐踏的地方就有反抗,這是千百年來世界不變格局,他們試圖用暴力掩飾一切,卻不知道真正的暴力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再以暴力治國的地方他得到的回應隻能是更加的暴力,在以民為本的國家他得到的隻能是人民的擁戴,因為人民知道,你把我當人我把你當神,你不把我當人我為何要拿你當人,曆史的演變告訴世界一個道理,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和平,總是有那麼三兩個人不願意。但也不會永遠的陷入黑暗,因為自由女神的光明是在百姓的手中,他們隻需要一顆能驅動他們的火種,這世界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黑暗。

西藏唐宋稱土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後以清朝正式命名而得名西藏,狹義上直接理解為中國的地名大多以方向命名,比如北京、南京、湖南、湖北等,因為位於中國西南,以藏族同胞居多而得名,廣義上的話是個曆史遺留問題,至今無統一解釋。

西藏全名西藏自治區,行政類別是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東經78o25′至99o06'。北緯26o44′至36o32'之間。國內與新疆自治區和青海省、四川省、雲南四省接壤,麵積120多萬平方公裏。國外與印度、不丹、克什米爾、緬甸等國接壤,邊界線長達四千多公裏。

西藏也是一個含資源、人文、地理的文化大省,而且不像其他省市一樣不省事,未被破壞的環境也是很多人來此的目的之一,可是隨著某些不自覺的人的進入,西藏也在變的和那些城市一樣,環境也漸漸的惡劣起來,似乎在走其他城市的後塵,而李農來此的目的自然一目了然。

未經人世的西藏被人們稱為“聖地。”神秘的喀那斯湖,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山峰,這些都是吸引著探險者的繁魅特之光。

烏雲籠罩在琳琅滿目的城市之中,城市就是商品,任何人都可以買賣,現實社會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一邊玩去。

似乎要下雨了,如果從四川的中部進入西藏的話還需要兩天的時間,因為李農的所在地幾乎與西藏接壤,就像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