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追查漢王劍 第二百一十六節(2 / 2)

酈商說:“關鍵是這麼多人,先皇又沒有明確,從何查起?”

呂灃說:“先皇所有的夫人、嬪妃、皇子皇孫以及那些寵臣都有嫌疑。”

酈商為難說:“牽扯成千上萬的人,不好查。”

“這有什麼難的,把他們都抓起來,一個一個審問。”費同說。

呂灃點頭說:“費大人說的有道理,但這樣把他們都抓起來,必然會造成太大影響,局勢不宜控製。太後,不如先把各諸侯國的王、侯都軟禁在京城,然後逐一進行篩選、審查。”

太後說:“有什麼理由把他們留在京城?”

酈商獻策說:“給先皇守孝,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這麼多人,而且誰知道這麼一審會是多少日子……”太後聽了直搖頭,歎了一口氣說:“你們這些想法,哀家不是沒有想過,可是你們想過了沒有,他們會在京都老實嗎?齊國雖然劉肥留在京城,但襄兒並沒有來,樊噲雖然是哀家的妹夫,可他是先帝最忠實的走狗,他這次沒有來京城奔喪,必有隱情,還有劉交等劉姓王,他們都留了太子在本國坐鎮,這是留了後手,你們小看先帝了,哀家最了解他。”

“哼,你是了解他,還差一點讓他要了你的命。”呂灃不滿道。

太後說:“不說他了,說說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吧。”

呂灃說:“先把劉肥抓起來,我看他是最大的嫌疑。”呂產接著說:“父親說的很有道理。現在看,也就是劉肥這一支無論從勢力還是從實力上最強,齊國現在有劉襄統兵坐鎮,還有他那個惡魔舅舅協助,可謂兵強馬壯,關鍵是京城還有一個威望、聲譽都非常高的劉章,特別是他手下那十二劍士,個個武藝高強,死心塌地地甘願為他效力,一旦他們裏應外合,勝負很難預料。”

太後也有同感,點了點頭。

費同立即說:“以臣愚見,先殺了劉肥和劉章為當務之急。”他的話可把在一邊的呂月嚇壞了,她急忙往太後望去,隻見她連連搖頭,這才稍微放心。確實,太後太喜歡劉章了,如同己出,怎麼能說殺就殺了呢。

費同接著說:“太後,當斷不斷必然其亂啊。”

太後說:“唉,你們都不了解哀家的意願啊。”

這時,一直不說話的審十雞接著說:“臣認為先審查許姬,她才是最大的嫌疑。”他的話,太後連連點頭,他繼續說:“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皇最寵愛的是她,而且差一點把太子位轉於趙王,雖然她們的陰謀沒有得逞,但先皇不能不預想到之後許姬的生存問題,給她漢王劍就在情理之中了。”

酈商接話說:“有道理,要不先皇就不會下那樣的遺詔,這分明有意保護許姬。”

“哼。”太後聽了,牙咬得“咯咯”響,她說:“哀家決不會輕饒她,新賬老賬一起算!”

呂灃一聽急了,說:“太後啊,您這是個人私怨,我們要從大局著眼,許姬現在不過是關在籠子裏的鳥兒,無關緊要,對我們構不成任何威脅,我們應該先從劉肥下手。”

審十雞說:“顯呂侯,從許姬這裏下手比較穩妥,她隻有吳公幾個走狗,他們都是文官,真鬧起來也不頂事,劉肥可不一樣,一旦不妥,單就一個劉章,他會把京都鬧得天翻地覆。”

“哼,天子腳下,還反了他不成?”呂產插話道。

太後有點煩了,說:“費大人,傳哀家話兒,所有王侯、宗親給先帝守孝三個月,任何人沒有哀家的準許都不準出京,違令者斬!”

“遵旨。”費同領旨。

太後然後對審十雞說:“由你嚴厲審查許姬,任何人不得求情,違令者斬!”

太後轉身對呂灃說:“顯呂侯,現在是非常時期,你可要管住你的那些子孫,不要輕舉妄動,千萬要沉住氣,哀家說過了,一定不會虧待呂家的。”雖然她沒有說違令者斬,但呂灃也聽出她的話意,心裏有些涼,不好發作,隻好點頭稱“諾”。

各諸侯王本想參加完高祖的大喪之後就可以回國了,誰知道突然接到了太後要給高祖守孝三個月任何人不準離京的旨意,好多人都惶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