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知行合一,我們不喜歡說空話,不主張為學問而學問。做得出來,比說一大堆理論更加珍貴!
西方管理有理論有實踐,道術可以分離,往往導致有術無道的惡果。我們必須道術合一,以道銜術,才不致走歪路、行偏道,害人害己。
我們所說的“道”,包含大易的“三才”,也就是“天道、人道、地道”。諸子百家都重視“道”,中國式管理則以人道重仁義,來上達天道的陰陽,下學地道的剛柔。由人道承上啟下來打通一以貫之的三才之道。
“道”與“術”之間,要經過一道關卡,稱為“法”,便是我們常說的“規矩”,有了規矩,道術才可以成方圓,而應用無礙。
有些人以史實為證,說明古聖先賢所說所行,與現實情況相去甚遠,因而認為時代變遷,中國式管理恐已不可行!殊不知中國式管理的不易法則,即在“持經達變”,日新又新而生生不息,每隔一段期間,就會以新麵目出現!
這些人所引的史實,是以西方的標準來審觀古聖先賢的道理,這種“不誠、不敬”的心態,已經不合規矩。所以不必加以理會,聽聽就好。
實際上,中國企業的成功法寶,便是中國式管理的安人之道、經權之道,以及絜矩之道。雖然我們說話,愈來愈像西方人,然而我們成功的真正法寶,仍然沒有改變。但是,說話愈像西方人,愈象征誠意不足、敬意不夠,長此以往終久是不利的。
為了因應這種趨勢,提前做好防患工作,我們在北京時代光華圖書有限公司的協助下,推出中國式管理實踐篇,以更淺近的文字,更簡明的形式,務期大家很容易地掌握細節,快速地進入狀態,把中國式管理真正付諸實踐。我們更衷心盼望,實踐中國式管理,獲得良好成果的各界先進朋友,費心將經過大要寫成專書,供大家參考。多一份學習的對象,必然多一份實踐的信心。
讓我們共同以北京時代光華圖書有限公司為平台,分頭並進,使中國式管理,在二十一世紀成為舉世欣羨的焦點,這也是弘揚中華道統,傳承華夏文化的具體表現!
期待各位的參與、指教與鼓勵,至為感謝。
曾仕強
謹序於二〇一四夏
北京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