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本刊2014年第1期
讀者評刊
作者:張友琴 等
從網上了解到,《星火·中短篇小說》為提高辦刊質量,推行試讀員製度。我覺得很好!這充分說明星火在探索提高辦刊質量、尋求吸引和打動讀者方麵花了力氣、下了真功。
首先,試讀員製度體現了星火麵向讀者、開門辦刊的宗旨,這是實現刊物做大做強做優的前提所在。躲在象牙塔內是絕對辦不出群眾喜愛、市場歡迎的好刊物的。
其次,通過試讀員試讀進行抽樣調查評議,汲取讀者意見,雖然參與人數不多,涵蓋麵也不寬,但窺一斑而知全豹,一葉可以知秋,從中找出規律性、方向性的東西來,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隨著此製度的不懈堅持和試讀員隊伍的不斷擴大,所提意見和建議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和全麵了,這種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辦法,為辦好刊物提供了不竭源泉和動力。
再次,看似免費為試讀員寄送刊物會增大辦刊成本,其實這是花小錢、辦大事,辦有意義和劃得來的事,得到的遠比失去的要多得多、貴重得多,這也隻有智者才會想得到、做得出,算得清楚這筆投入產出賬,而短視、弱視和近視者不僅想不到、也做不到。所以說是聰明和精明之舉。
——(湖北武漢)張友琴
總體來講,本期中篇作品明顯較短篇精彩。
方明貴的作品以農村題材見長,以前讀過幾篇,本期選用的《勾引》無疑又是其一貫風格的延續。小說人物性格迥異,細膩傳神,讀來讓人有種含著淚微笑的感覺。我和崔立國一樣的喜歡逸美簾,可現實是,我們都是卑微的,被現實的洪流裹挾著的稻草人,隻能苟活於亂世,而逸美簾是脫離人世的仙子,不僅身上沒一個虱子,說話行事都迥異常人,令我等凡夫俗子可望而不可及。重點在最後,當美簾媽媽拿出那張頭像畫時,我想,讀者和男主角們一起驚呆了,卻原來,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竟是那般渴望過我們平常人的愛情生活啊。不禁唏噓。一點瑕疵是,我在治病畫畫時,播放的薩頂頂的音樂《萬物生》,好像最早見於二○○七年,時間似乎跨不到這。題外話。
——(山東乳山)宋明磊
常常聽評論者說,某某文章“接地氣”,看完《星火·中短篇小說》2014年第1期,我對“接地氣”這個說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地氣”的作品,肯定就是最貼近生活的作品。“百度百科”解釋說:“‘接地氣’:不能讓自己高高在上,脫離了群眾的實際需求和真實願望,不是浮於表麵,而是踏踏實實,深入人心,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而不是盲目行事。”這一期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特點。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實認真地閱讀《星火》,的確,刊物“銳意、好看”,值得珍藏。每篇文章都很“接地氣”,可以看出編輯老師選稿之用心。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小文在上麵得到大家的批評指點。
——(江西遂川)廖立湖
這期我比較喜歡的,還是《沾沾喜氣》。
貼近時代的藝術作品更能引起共鳴,這也許是我喜歡《沾沾喜氣》的原因之一吧。我更喜歡的是作者的創作手法。楊獵先生從人性的角度,把鍾凱、他的妻子金曉鈺、他的情人蔣雯三個人寫得非常豐滿,完全沒有把偷情者、貪官、第三者臉譜化。故事又在不斷的矛盾衝突中遞進發展,自然而不生澀。作者對這三個人物沒有褒揚,也沒有批判;讀者讀後,對這三人有同情、有憎惡、有感慨、有警醒,最後都落在一個“情”字上。小說在寫到三人同去參加婚宴的不同目的,但相同的都是去沾喜氣,故事就在這個高潮時戛然而止,留給讀者諸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間。可見,楊先生已經成功地讓我們從愛憎分明地罵貪官、罵出軌者、罵第三者的“憤青”的思維方式,成長為理性的、多角度的、高層次的思想者。這也是作者高人一籌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