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遠比小說更離奇(創作談)
本土·江西小說聯展
作者:付芳
付芳,筆名徐徐,現就職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公安局,係江西省作協會員。著有散文集《暗香》、中短篇小說集《祭紅》。其作品多以景德鎮當代陶瓷文化及風土人情為背景,情感細膩生動,文筆清新雅致。
我喜歡讀書,更喜歡讀人。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哪怕是最平凡的人,如果你深入了解,都會發現意料之外的精彩。關鍵在於,你是否可以找到鑰匙,打開他的心鎖。這把鑰匙,有時候是一種機緣,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你的細心、真心和靜心。自己靜下來了,才可以體會到別人的豐富。
很多人讀了我寫的小故事後,會問:是不是真的?譬如《贗品》中的蘇麗珍,大家對她念念不忘,特別關注她的真偽和結局。我很高興有人把我講述的故事當真。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我相信像蘇麗珍這樣的人應該是有的,也許剛才在街頭她還與我擦肩而過,隻是我不認識她而已。不僅是蘇麗珍,我筆下那些女主角,我都希望她們是鮮活的。至於我的文字中沒有講出來的故事,之前、之後、之外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內心美好的女人,注定會遇到更多波折。因為,她更敏銳、更理想化,與命運之間有著更多的對話、交流與博弈。與之有關的想象,就留給讀者吧。
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寫作者。我沒有能力給讀者描繪一個宏偉的充滿矛盾衝突的神奇世界,我隻是在寫一些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日出日落,花開花謝,身邊的人,庸常的生活,僅此而已。古人曾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我的道場雖小,情感卻是深厚且真摯的。警察視角、陶瓷文化背景、女性情感故事,這些是經年累月點點滴滴滲透入我的生活和血脈之中的,三者融合在一起,就成了我的百寶箱,藏著取之不盡的財富。
最初的靈感,往往來源於隻言片語,朋友聊天時不經意的講述,像是被風吹來的一粒種子,落在我的心裏,開始生根、發芽、長出枝葉,慢慢有了自己的脈絡和姿態。它們頑強地生長著,一點一點地占據我的腦海,甚至侵擾我的生活。開車的時候,發呆的時候,早晨醒來的時候,甚至做夢的時候,它們都會毫無預兆地跳出來,固執地呈現出各種意象和情節。直到有一天,我決定用文字把它們釋放出來。
落筆的時候,卻常常感到困惑。如何謀篇布局、如何取舍情節、如何塑造人物,都是對功力的考量。構思的過程是痛苦的,常常否定、推倒重來、再推倒、再重來。我以為,小說這種文本是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的,這種氣質與作者的內心世界息息相關,它更全麵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生活如此靈動多姿,繁複糾纏,有著許多如萬花筒一般離奇曲折精彩的故事,隻可惜我受製於自己有限的觀察力與敘述水平,總是眼高手低。每寫完一篇東西,我都覺得失落感勝於成就感,我覺得我本來應該可以寫得更好一些。
所以,我隻好享受寫作這個過程,而不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