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關於金融部門加大力度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幹建議(2 / 2)

四、采取積極的對策,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首先,應進一步完善信貸管理體製。一是應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建立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運行機製。金融部門應切實轉變觀念,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發展要求,製定切實可行的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政策和適當傾斜的貨幣信貸政策。一方麵,針對農村儲蓄資金絕大部分外流的現象,應規定商業銀行將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以貸款方式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這個比例不應低於50%,這樣可以促進農村信貸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麵,要按照區別對待的原則,合理確定貸款的正常損失率;簡化貸款手續,提高貸款時效;靈活運用利率杠杆等。二是應立足地方實際,適當降低縣(市)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門檻,積極創造條件,使經營業績較好的縣域企業能夠進入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逐步擴大資金來源渠道和規模。三是有關部門應積極開發、開辦新的金融業務和產品,切實提高對縣域經濟的金融服務水平。這樣,縣域經濟可以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獲得資金支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其次,應進一步深化縣域金融組織體係改革。在強化國有商業銀行服務縣域經濟功能的同時,應加緊培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來增強地方金融對縣域經濟的服務功能。目前主要是深化農村信用社股份製改造,加快農村合作銀行建設。在我省公主嶺實行試點的基礎上,認真總結試點銀行的經驗和存在問題,並加以研究解決,在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試點範圍。從目前看,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成立農村合作銀行,是深入農村金融體製改革的必然選擇,也是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它可以從體製上為農村金融機構更廣泛地吸收社會資本金、增強服務功能創造條件。因此,應該加大力度,拓寬範圍,大力推廣。農村合作銀行其性質是股份合作製,應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不動搖,擴大貸款投放麵,真正解決農戶貸款難的問題。在完成支農任務的基礎上,應重點支持一批市場前景好、經營管理水平高、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建立起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優質客戶群,切實提高農村合作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第三,應努力創造和改善社會信用環境。縣域經濟要發展,誠信非常重要。要努力增強縣市政府和中小企業誠信度,克服部門利益和短期行為,支持對銀行合法、合理的債權保全要求;同時,盡快建立統一的個人、企業信用誠信評價體係,為增加信貸投放和加大投資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縣域中小企業也要規範經營行為,不斷增強依法合規經營意識和誠信意識,健全財務報表,提高財務成本管理的透明度,努力提高管理規範化水平,強身健體,為銀行增貸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和真實可靠的信息來源。

第四,應健全融資擔保機製。針對縣(市)貸款擔保機構少,擔保能力差的實際情況,應積極探索建立健全縣域多層次企業融資擔保機構或基金及資產拍賣轉讓市場,組建產權明晰、市場化運作的股份製或民營擔保機構。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認真調查,搞好相關政策研究,製定鼓勵多渠道、多層次資金進入擔保行業的政策,最大限度利用縣(市)資金資源和資產資源,成立具有縣域特色,專門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的擔保機構。這些擔保機構,可以是政府投資、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也可以是民間投資、股份製形式的,從而實現擔保機構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型的轉變,切實解決縣域中小企業擔保難問題。同時,有借款要求的企業也可以探討在規範管理和自願基礎上組建互相合作的擔保基金會,籌集擔保基金,用於企業貸款擔保。

第五,建立縣級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考核獎勵製度。從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激發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投資的熱情出發,地方黨委政府應一方麵搞好項目推介,做好銀企對接工作;另一方麵應研究製定對金融機構實行按年度貸款增量給予適當獎勵的政策措施,以充分調動金融機構更好地支持服務於縣域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同時,對縣域內企業按時償還銀行貸款,誠信度高的企業也應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誠信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