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以上國內外對社區銀行的理論研究,我們認為還是存在著諸多方麵缺陷的。國外的研究主要存在;①部分假設不適用於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如社區銀行涵義的界定、資產結構的劃分等);②大多數的研究較少涉及產權問題,而這是我國發展社區銀行關鍵課題之一;③金融環境的不同(如社區銀行經營和監管方麵的法規)將導致經營行為和特征的巨大差異,而國外的研究並沒有涵蓋這些內容。國內的研究則存在:①國內對社區銀行的研究嚴重缺乏係統性和理論性;②研究手段大多局限在定性分析,較少利用規範的理論架構來解釋和說明問題;③部分簡單的理論闡述並沒有實證檢驗的結果作為支撐;④對中小銀行的發展建議基於中小銀行的宏觀調控功能,並沒有把中小銀行的發展置於應有的地位,沒有從中小銀行的角度來探討如何保證中小銀行的成長。因此,從對社區銀行涵義辨析與特征分析入手,運用現代經濟學分析工具對社區銀行與中小企業、社區銀行與經濟增長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並對其產權模式進行重點剖析,無疑將填補社區銀行研究的理論空白。
(四)中國的社區銀行的涵義界定
中國對“社區”這一概念的認識早在周朝就已經有文字記載,但是,“社區銀行”在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卻並無定論。我國的社區銀行是從國外“communitybank”這一詞意翻譯而來,國外對“communitybank”的界定爭論不休,同時,將其翻譯為“社區銀行”是否準確?二者內涵、外延有無不同?社區銀行和我們目前呼聲較高的民營銀行有何不同?與合作金融關係如何?這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社區銀行是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的服務於社區中小企業和客戶的中小銀行,目前社區銀行已代替了民營銀行的提法。我們對中國社區銀行的界定是:我國的社區銀行應當是資產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下,以股份製或股份合作製模式建立的,以盈利為主要經營目標的,經營範圍局限於一定區域,服務於當地社區經濟的現代商業銀行。由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出,社區銀行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現代商業銀行;二是草根金融,產生於社區、服務於社區;三是資產規模不宜過大。
由以上分析,基於我國的現實國情,我們認為,我國社區銀行的設立目前可以考慮的渠道主要有三:一是將現有的條件成熟的城市和農村信用社改製為社區銀行;二是由民營企業資本組建新的社區銀行;三是引導民間非正規金融發展成社區銀行。在我國目前,社區銀行建立較為合理的選擇是由現有的條件成熟的城市和農村信用社改製而成,產權模式可以采取股份製或股份合作製兩種模式。我們認為,中國銀監會近年來對浙江、江蘇等省市農村股份製商業銀行建立的大力推動,以及目前農信社改革方案的推行實踐與我們的設想是一致的。
三、社區銀行產權結構的特點及影響
社區銀行選擇不同的產權組織形式,就會產生不同的法人治理結構,並對其經營理念、經營方向、市場定位、業務管理等產生深刻地影響。社區銀行的產權組織形式主要有:股份製社區銀行、合作製社區銀行和股份合作製社區銀行。
(一)股份製社區銀行
股份製社區銀行是指在一個社區範圍內(可以是一個城市,也可以是一個區、街、村、鎮等),主要以社區內投資者的貨幣資金投資入股,按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組建的銀行。以資本為權利核心、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是股份製社區銀行的根本特征。
1.股份製社區銀行特點:一是資本權利的絕對性;二是利潤分配實行按資分配;三是股份來源的開放性;四是資本規模易於擴大;五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六是經營目標的單一性。
2.股份製產權組織形式對社區銀行發展的影響。
由於股份製社區銀行以資本為權利核心,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其對經營發展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以資本為權利核心,易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二是股份製和利潤最大化使資本具有內在的擴張衝動;三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使社區銀行在服務對象方麵必然有所選擇。
(二)合作製社區銀行
合作製社區銀行是指在一個社區範圍內(可以是一個城市,也可以是一個區、街、村、鎮等),通過吸收本社區範圍內社員股東(社員股東由社區銀行的員工和與社區銀行發生業務關係的客戶構成)的貨幣資金,按合作製原則組建的銀行。以勞動為權利核心、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是合作製社區銀行的根本特征。
1.合作製社區銀行特點:一是實行“一人一票”製;二是社員股東身份的雙重性;三是實行入股自願、退股自由的原則;四是股份來源的相對封閉性;五是分配的二次性;六是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七是管理的民主性。
2.合作製產權組織形式對社區銀行發展的影響。
由於合作製社區銀行以勞動為權利核心,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其對經營發展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資本規模一般較小;二是民主管理本身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三是經營目標與市場經濟規律的衝突。
(三)股份合作製社區銀行
股份合作製社區銀行是指在一個社區範圍內(可以是一個城市,也可以是一個區、街、村、鎮等),主要以社區內的投資者和社區銀行員工的貨幣資金投資入股,按股份合作製原則組建的銀行。以資和勞共同作為權利核心、以利潤最大化兼顧為社區入股股東服務的經營目標是其根本特征。
1.股份合作製社區銀行特點:一是股份構成既體現合作製原則又體現了股份製的要求;二是股東身份的雙重性;三是股份來源具有相對開放性;四是分配實行按資分配;五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但兼顧一定的公益性;六是民主化和專業化管理相結合。
2.股份合作製產權組織形式對社區銀行發展的影響。
股份合作製社區銀行對經營發展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在法人治理結構上不太清晰。②易產生內部人控製現象。③經營目標的雙重性影響。
(四)不同產權結構下的社區銀行法人治理結構
雖然社區銀行的產權組織形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法人治理結構,但社區銀行法人治理結構的基本框架一般都分為三個層次:
1.第一層次是股東(代表)大會。股東大會是社區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
股份製社區銀行的股東大會原則上應由全體股東組成,為提高決策效率也可由股東按一定規則選舉出的代表組成股東代表大會。股東們按照“同股同權”的原則,以其所持股份的份額來確定其對社區銀行的權利、義務和相應的責任。
合作製社區銀行的社員股東大會原則上應由全體社員股東(全體社員股東劃分為員工社員股東和非員工社員股東)組成,為提高決策效率也可由社員股東按一定規則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社員股東代表大會。社員股東們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則來行使其對社區銀行的權利和義務,按照其入股資金的大小來承擔社區銀行債務的有限責任。
股份合作製社區銀行的股東(代表)大會原則上應由全體股東(全體股東劃分為員工股東和非員工股東)組成,為提高決策效率也可由股東按一定規則選舉出的代表組成股東代表大會。股東們按照將其股份按一定規則折算成的投票權數與“一人一票”的投票權數之和來行使其對社區銀行的權利和義務,並按照其入股資金的大小來承擔社區銀行債務的有限責任。
2.第二層次是董事會和監事會。董事會是社區銀行股東(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和社區銀行的經營決策機構,由股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的人選及其排位由各股東所持社區銀行股份的多少來決定,董事會對股東(代表)大會負責,董事長是社區銀行的法人代表。監事會是社區銀行的監督機構,負責對社區銀行的經營行為和財務監督,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其人選一般由股東和社區銀行員工組成,監事會對股東(代表)大會負責。另外,根據需要,還應建立獨立董事製度。
3.第三層次是高級經營管理層,由行長和若幹名副行長組成。高級經營管理層要按照董事會製定的經營發展目標和戰略來組織和籌劃社區銀行的經營管理工作,他們由董事會招聘並向董事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