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傳(1 / 2)

我自小在大周的王宮便是很受歡迎的存在,這自然是由於我父王。

父王是大周開國以來最為人稱道的君王,即位以來,數次禦駕親征,用兵如神,用數年時間把周邊小國吞滅。將周國的疆域擴展到幾乎可以和南方的晉國相對峙。自此,北方周國,南部晉國,再加上西邊的蠻人部落,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父王無子,隻有二女,皆為母妃所出,其中父王最喜我,母妃最不喜我。我知道,他們的原因是相同的,我長得神似母妃的姐姐,父王的原配,越晤皇後。

我偷聽過宮人們的談論,越晤皇後嫁給父王時父王尚是不受重視的親王,陪父王熬過了最艱苦的日子,溫柔賢惠,知書達禮。可惜身體一向柔弱,父王剛從自己的兄長手中奪得皇位,越晤皇後不久就過世了。父王為了彌補對皇後的歉疚,就迎了皇後的妹妹進宮,卻也隻是賜予妃位,皇後,始終隻有越晤皇後。

父王自越晤皇後去世後就越發暴躁,大臣公公們伺候得小心翼翼心驚膽戰。所幸,兩年後,與越晤皇後長得神似的我出生了。據說出生的時候父王都懶得來看母妃一眼,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眉眼裏有了幾分模樣。父王欣喜若狂,一定要改了母妃給我起的名字“撫柳”,賜名“宜幸”,封昭華公主。甚至和母妃打了聲招呼之後便把我記到越晤皇後名下。

母妃原就與我生分,我被記到越晤皇後名下後她又有了女兒,更加與我生分起來。

我的童年,便是在父王的無限寵愛與縱容之下度過的。以至於父王哪次發了火,幾個眼明心亮的小太監就偷偷把我請過去,父王不管再生氣,隻要看見我都能把氣消去大半。

自此,我便是大臣宮人們眼中救命符一般的存在,很受歡迎。

太師給我和妹妹拂玫授課時講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我回到我的辰星閣後抱著一盤瓜子,邊磕邊想,終於用我的思想理解了這番話:因為我的臉父王喜歡我而母妃不喜我,但母親疼愛拂玫冷落我又致使父王一直冷落拂玫,世間萬物,果然有失必有得。

我想的開明,可惜拂玫想不明白,我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拍了拍她的頭,告訴她等你長到我這個年紀姐姐再告訴你。

事實上我不過大她兩歲,緩兵之計罷了。

又過了兩年,拂玫果然沒有來問我。

不過那是因為她和母妃出宮祈福了,父王深知母妃秉性,怕我路上受了委屈,便讓我留在宮中。

父王最近很忙,一連幾天宿在他的書房,諾大的周王宮裏我連個能放開玩的人都沒有,我很是無聊。

於是,在那個初春,我無聊至極的時候,我遇見了阿諳。

那時候,上至父王下至公公都還喊他“衾庶子”。

事情的起因很平常,不過宮女們陪我放風箏的時候我不小心被石頭絆了一下,手臂青了幾塊。我尚沒說什麼,幾個小宮女哭成一團,我聽著頭疼,趁教養嬤嬤還沒過來尋,索性偷溜出禦花園,自個兒玩去了。

周王宮很大,我從小生活在這裏,可到現在都沒有逛完過。父王沒事喜歡帶著我在王宮裏逛,可有兩個地方他是一定要避開的,一是冷宮,二是西北角裏的幾處舊宮殿。

所以從小,我就對這兩個地方有極大的興趣。

冷宮我不用進去都知道是什麼樣子,西北的幾處宮殿讓我興趣日加濃厚。

這次逮了機會,我一出禦花園便急不可耐地向西北奔去。

到了那裏,沒有我想象中的鬼神,甚至連個人都沒有,反倒看見了一株看上去就有些歲月感的海棠。

正值海棠花開的最好的時節,我最喜海棠花,就跑到樹下伸手去夠。

我正費力地踮著腳伸著手,忽然聽到有打罵的聲音傳來。

我看見一個少年正向我這邊跑來,身後窮追不舍幾個禦藥房的太監。

少年著一身玄衣,頭發用一根發帶束起,有些淩亂。手裏拿著幾包草藥,包的很倉促的樣子。

太監辱罵的聲音傳過來:“下賤的東西!敢……敢偷禦藥房!一個,一個低賤的庶子偷到你爺爺身上了!”

少年充耳不聞,隻埋低了頭,一味往前衝。

至於站在海棠樹旁的倒黴蛋我他自然沒看見。

我從小被溺愛,沒見過這場麵,一時不知作何反應,傻愣愣地等他衝過來撞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