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的悲劇
零售專供
作者:代連華
格陵蘭島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終年被積雪覆蓋,成為僅次於南極洲的地球第二的“寒極”,被稱為白色撒哈拉。此前的格陵蘭島不是冰天雪地,而是被稱為“綠色的土地”,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格陵蘭島成為冰天雪地的世界呢?
公元10世紀時,在北歐的一個貧瘠之地,生活著一些遊牧部落。有位年輕的獵手艾裏克率領族人,駕船從冰島出發,幾經漂泊,終於發現了一個美麗的大島——當時的格陵蘭島處於中世紀暖期,氣侯宜人,適合人類居住。隨著人類的居住,無形之中破壞了島上的生態平衡,大麵積種植及采挖,讓格陵蘭島麵目全非,水土流失嚴重。大約1500年左右,世界氣侯出現一個小冰期,北半球的氣候變得異常寒冷,慢慢地侵襲到格陵蘭島。結果格陵蘭島一點點地被冰雪覆蓋,直至最後成為冰天雪地的世界。
曾經鳥語花香的小島,最後卻淪為冰島,對人類來說的確是一個損失。格陵蘭島的悲劇,警醒著世人,盲目侵占與索取,違背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結局隻能是毀滅。有些東西也許很美好,但不一定要擁有。
【素材點撥】可以說,不僅僅是格陵蘭島,已經有太多的美景與事物毀於人類的無度索取之下。梁家輝自南極歸來後便曾感言: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力已經到今天的地步,欲望不加以收斂是行不通的。的確,若想將現存的美好長久地延續下去,就該從現在開始,為環保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適用主題】警醒與反思;環保;無度索取的代價是毀滅……
(楊子摘自《東方青年》2013年6期)
編輯/ 鄭文龍於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