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被告上法庭
品質生活
作者:毛文婧
審判昆蟲、動物、屍體和物品的訴訟程序,反映了人類希望建立一個神奇的、和諧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神的詛咒能阻止饑荒,沒有犯罪能逃脫懲罰,毀滅物品可以消除它曾造成的罪惡……
1545年,阿爾卑斯山上的聖朱利安小鎮遭遇了一場危機。象鼻蟲對葡萄園大肆侵襲,威脅到當地經濟。農民們尋求教會的幫助。在不認為天災是意外事件的那個時代裏,這並不令人驚訝。但他們並不是在教堂下跪祈求神靈保佑,而是向主教法庭提出救濟申請。法院樂意接受農民們的起訴,反映了天主教通過公開辯論解決難題的悠久傳統。聽審聖朱利安農民訴求的法官必定是遵循了天主教這種開明的傳統。
法官在接到起訴狀後,安排了兩個律師為象鼻蟲辯護。在聽取了兩方的辯論後,法官注意到,大地的產物不僅是為了人類而被創造出來的,他建議村民最好向上帝悔罪,並按照他提出的日程表,把聖餅帶到遭受蟲害的葡萄園。
法官的指示相當成功,據神父的記錄,此後40年,聖朱利安葡萄園的收成、釀造、飲酒又恢複了以往的節奏。但到了1587年,村民又發現象鼻蟲和其他害蟲,便重新回到法庭上,提出祖先曾被拒絕的救濟申請。因為先前指派的律師已去世,法庭指派了新的律師。
皮埃爾·朗博是甲蟲辯護的主要律師,他提出一係列有說服力的辯護意見。朗博提醒大家注意,上帝創造並且祝福了低等生物,如果象鼻蟲挨餓,那就意味著上帝沒這麼做。朗博問,上帝不是在《創世記》中表示,“至於地上的走獸……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他接著說,將以人類為對象的法律適用於動物,無論如何都是荒謬的。他開始著力攻擊對方當事人的品格,引用《聖經》 ,警告村民應該齋戒並穿上麻布衣,而不是訴諸司法程序去對付一群沒有自衛能力的象鼻蟲。因為種種跡象顯示,上帝即將毀滅它們了。
朗博甚至說服法庭給昆蟲一塊土地,每年以延展合同期限的方式,將土地出租給它們。在一次中途休庭時,村民聽從律師的建議,聚集在廣場上,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們給象鼻蟲提供附近的一塊肥沃土地,上麵長有橡樹、柏樹。但他們要求象鼻蟲隻能享用土地上的產出,不得對沉積下來的赭土有任何要求,並要在戰爭時期將土地提供給當地居民避難。
辯護律師蔑視這個方案。士兵們剛離開,朗博的同事就回到法庭上,聲稱那塊地實際上十分貧瘠,完全不可能喂飽象鼻蟲。他沒有提出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案,而是建議法庭駁回村民們的主張,並命令村民們承擔訴訟費用。令人遺憾的是,該案究竟誰贏誰輸不為人所知。該審判記錄的最後幾頁顯示,他們雇請專家來考察這個地方,判斷是否適合,但是最終結果無從查找——按照一個曆史學家的觀點,這部分文字被蛀蟲吃掉了。
現代歐洲的早期,象鼻蟲不是唯一被帶入法庭的非人類被告。從13世紀開始,這種情形持續了至少四個世紀。
大約在1510年,來自歐坦的農民向主教法庭提出起訴,說老鼠正在破壞他們的大麥。法庭通知這些齧齒動物出庭接受審判。結果,它們沒有出庭,檢察官要求法庭裁判。主教意識到這些生靈正處於“徹底滅絕的邊緣”,不過仍然有必要給動物們指派一位律師,於是指派了沙斯尼。
老鼠違抗法庭的命令拒絕出庭,再加上它們的壞名聲,按照教會法的規定,這構成指控老鼠的強有力證據。但是,沙斯尼很快就抓住了主動權,毫不留情地予以反擊。他指出,原告的起訴不僅影響了一部分老鼠的健康和生存,而且使歐坦的每隻齧齒動物都處於危險之中——因此,每隻動物都有律師代為辯護的權利。
然而,它們的散布如此之廣,以至於法院的傳票不可能通知到所有老鼠,這顯然引起了法庭的不安。那天,沙斯尼贏了。法庭裁決,傳喚方式有缺陷,延緩此案的審理。同時命令各個講道壇用講道的方式,來警告老鼠們出庭接受審判。主教教區的神父遵照命令在講道壇發布傳喚命令,最後法庭重新召集審判的時間到了。律師、神父和農民聚集到法庭上,等待老鼠們到來。曆史並沒有記錄他們等了多久,但老鼠還是沒有來。依據習慣法的古老原則,被告人不必冒著生命或者身體的危險來到法庭上,因此,他的委托人有無懈可擊的理由不出庭:它們是老鼠——在每條公路和小道上都有貓。因此,它們的缺席,是正當的。歐坦的法官們好像對此邏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這樣,他們推遲了案件的審理,沙斯尼又贏了一次……
欄目主持人: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