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薇走的時候,也是給自家娘親打了招呼的。
張氏知道小女兒想出門轉轉,心裏很是樂意,所以很大方的就讓她出去了。
完全沒有之前把小女兒局在家裏,讓小女兒收斂性子的想法!
張氏現在隻希望自己的小女兒平平安安的就好,至於其他的,她也隻能到時候再說了。
再說了,小女兒之前的那些日子,女工和書法都有提升,人也穩重起來了。
可是這場大病一生,小女兒的性子還是原來的那個性子。
這下,張氏就不再強求了。
這些都是小女兒的天性,天性如此,想改是很難的。
而且現在張氏覺得小女兒的性子沒有什麼不好的。
活潑可愛,真的很討人喜歡。
要是養成那麼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那可真的是為難小女兒了。
張氏不想讓小女兒再為難了,隻是想讓小女兒開開心心的生活。
楊雨薇不知道她娘心裏想了這麼多。
現在的她整個人都是甜的,因為現在她和徐子裴之前已經沒有阻礙了,一切都恢複到了原來的樣子,不!是更進一步了。
楊雨薇雖然猜測之前的那門婚事,徐子裴是有苦衷,但是這件事情始終都是她心裏的一個疙瘩。
不過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了。
披好鬥篷,楊雨薇就帶著小花出門了。
她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出門了,所以就想出門散散心。
楊雨薇本來想去碼頭轉轉的,但是碼頭太遠了,要是去了碼頭,然後再回來的話,時間來不及。
坐馬車倒是來的及,但是楊雨薇出門就是想走走,一點都不想坐馬車。
所以去碼頭的念頭就被暫時放棄了。
雖然沒有目的,但是楊雨薇還是走出了家門。
她沒有目的,就這樣慢吞吞的走著,小花作為丫鬟,跟在自家小姐身後。
走到半路,楊雨薇突然聽人提起酒樓裏的說書的,興致一上來,就去酒樓聽書了,而那個酒樓就是之前與徐子裴相見的酒樓。
雖然這其中,楊雨薇有些小心思,不過無傷大雅嘛!
而且,小花也不知道!
主仆二人就這樣去了。
還是二樓的雅間,還是靠窗的位置,不過天冷,所以這窗戶是關上的。
小花自然是要好好伺候的自家小姐的,所以出門後,楊雨薇的小手就捧著一個小巧的湯婆子。
雙手也是藏在暖手袋裏的。
因為走的慢,所以也不怕摔跤,這雙手都在暖手袋裏,要是走快了,那摔下去,可就是慘不忍睹的事情了。
進了酒樓,坐到雅間裏,楊雨薇叫了一壺花茶和一碟子糕點,就開始聽書。
很久不來了,楊雨薇倒是有一種陌生的而熟悉的感覺。
而且,許久不聽這說書先生說書,楊雨薇倒是聽了一些之前不曾注意的東西。
這說書先生的口技倒是真的好,隻有一個驚堂木,其他的聲音都是他自己模仿出來的。
場景裏的聲音,都是那個說書先生自己一個人說出來的。
這時,楊雨薇就不得不佩服了,這就是手藝!
不過回頭一想,也是,人家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在這方麵能不厲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