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字從最初的狗爬式,變的工工整整的樣子了,雖然比不上她五哥楊世慶寫的字,擔至少能見人了。
她也慢慢的習慣了下午拿針線的日子,做襪子的速度也漸漸的快起來。
慢慢的,她做的襪子也是像模像樣的,針腳也又密又整齊。
等襪子做的差不多了,張氏又開始教小女兒做衣服。
當然是不繡花的寢衣。
因為寢衣是不需要繡花的。
這布料用的是細棉布。
現在楊家的條件,張氏也不怕小女兒浪費布料了。
所以讓下人買了許多細棉布回來,不過顏色都比較淺。
張氏教小女兒做寢衣的時候,也順便將家裏人的寢衣做了。
當然,孫小梅也跟著一起做。
不過,她也隻能給自己的相公做這樣的貼身衣物了。
當然,如果是做外衣的,就沒有那麼多的避諱了。
她一年會給家裏的兩個長輩做四套衣服。
春夏秋冬一季一套。
當然,楊世樂和她自己的衣服則全部是由她自己包攬的。
因為做的是寢衣,所以做的寬大一點,也是沒有關係的。
張氏先教小女兒怎麼量尺寸,怎麼依照尺寸裁剪布料。
這個過程需要學的東西很多,楊雨薇一次根本就記不住那麼多的東西,所以用了一個本辦法,直接讓她娘一字一句的說清楚,自己拿了一個小冊子,慢慢的,詳細的記錄下來。
所以這第一件寢衣,就裁剪了三天,才算裁剪完。
之後楊雨薇就開始做寢衣了。
其實,做寢衣就是將裁剪好的布料按照一定的順序縫起來就好了。
這就沒那麼困難了,因為寢衣做的比較寬鬆,所以有些地方縫的比較小,也礙不著什事情。
與縫襪子相比,不過是多花一些功夫,難度上倒是沒什麼。
張氏在裁剪衣服的時候看見小女兒讓自己一字一句的將步驟和裁剪的尺寸說出來的時候,心裏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不過既然小女兒認真學了,她自然也是認真耐心的教了。
所以,張氏在教小女兒的時候,是把一切該考慮的都考慮到了。
時間就這樣慢慢過去了,楊雨薇也給自己做了不少寢衣,還給自家娘親做兩套呢!
三個月,等楊永安和楊世康回來的時候,就覺得小女兒變了不少,在從張氏的口中得知小女兒的努力後,楊永安也滿是驚訝。
其實,私底下,楊雨薇還做了一個荷包,繡的是翠竹,隻是她的繡技不好,所以做出來的荷包並不是很看。
她做荷包的時候是避著所有人的,就連貼身照顧她的兩個丫鬟都是不知道的。
做出來之後,楊雨薇就貼身收著,希望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送出去。
她不想一輩子都做一個旁觀者,可是她也知道,自己最多給自己一個機會,放下自尊,去向對方坦白。
再過五天,就是九月初六了,她要十三歲了,這個生辰不知道會收到什麼樣的禮物,想到這裏,楊雨薇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