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天都會睡回籠覺,但是時間一長,哪裏有那麼多的覺來睡呀!
所以,那個時候,她才碰一碰針線活。
可是即使碰,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都是一邊玩一邊做的。
所以,即使現在她已經要十三歲了,已經學了六年的針線活了,她的針線活也不怎麼樣。
而且,這些年來,她除了做手絹和荷包之外,就沒有做過其他東西了。
因為,對於她來講,這針線活大概就是這世上最那學的東西了吧!
因為沒有天賦,也嚐試了很多次,所以楊雨薇並不太喜歡這針線活。
當然,也不是太討厭,隻是單純的不喜歡,不想去碰罷了。
她真正決定要學好是在楊雨欣出嫁後。
因為那個時候,楊雨薇正真的意識到,自己似乎也不小了。
而且那個時候,她的心裏也住了一個喜歡的人。
楊雨薇知道,自己腦袋中的那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可以帶來怎樣的財富。
但是她也清楚的知道,這樣的財富,楊家是絕對護不住的。
而且,依靠她自己一個人力量是絕對不能與這個時代的規則抗衡的。
所以,那個時候,她就下定決定,以後要按照這時代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了。
或許是因為有了親人,家裏的條件也不怎麼樣,所以那個時候的想法很是單純,想讓家裏過的好一點。
但是她自己又害怕被家裏當成是異類,所以隻能以最本的方法去做。
漸漸地,家裏人也接受她的這項異類但是卻沒有問題的想法了。
家裏的人也受她的影響,想法也開始慢慢的改變了。
家裏的條件,也慢慢的好起來了。
她也開始享受自己無憂無慮的生活。
生活厚積薄發,楊家兩三年的時間,就能在壽陽城買下一座宅子,在人背後的付出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因為有些事情,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的時候卻是很難的。
就光堅持這一個詞語,能做到的人就很少。
可是楊家做到了。
楊家平時的生活比常人都早了將近半個時辰,在家裏還沒有富裕起來的時候,家裏的每個人都是這樣過的。
楊家的孩子可是說是幾乎沒有童年的。
他們懂事的讓人心疼。
可是,正是因為這樣的付出,才有現在的楊家。
或許也可以換一種說法,楊家孩子的童年與別人不一樣。
至少這樣的童年,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在別人看來,很是難過,但是在他們自己看來,每一天都是充滿了意義的,不是嗎?
因為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在付出行動的時候就是朝著這個反向的。
雖然失去了很多樂趣,但是至少在他們自己看來很值得的,不是嗎?
因為他們通過這些付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他們讓這個溫暖的家變的更好了。
想到此處,楊雨薇淡淡的笑了一下。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至少,她這些年過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