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二進房子完工,楊永安就會再付二百兩銀子。
其中九十兩是付之前二進房子的錢,另外一百一十兩是付三進房子的錢。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兩個月之後,兩座宅子就完工了。
因為還沒準備搬過來,隻買了些簡單的東西。
麥子早就種過了,所以楊永安就隻能委屈管家一個人守著兩個宅子了。
這塊地楊永安是不準備租出去的,他會自己買下人來種,不過楊永安知道這開春之後下人的價錢會更低,所以就準備明年開春之後再買人。
宅子完工後,冬月已經過半了。
這個時候,壽陽城外的河都已經封住了。
不過,楊家在壽陽城的鋪子卻正是生意好的時候。
楊永安也在一個月之前,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四進的大宅子。
不過下人卻沒有買幾個。
畢竟還沒有住過來,所以用不了那麼多的下人。
宅在買下後,楊世樂和孫小梅也沒有搬進來。
店裏的生意那個時候正好,忙都忙不過來,他們也不想折騰,加上宅子還沒有整理出來,所以他們就沒有搬過來。
十月初八的時候,院試的成績就出來了。
楊世慶考上了稟生,可把一家人高興壞了。
考上了稟生,每月朝廷就會發一鬥大米,雖然這一鬥的大米對於現在的楊家來說不算什麼,但是考上稟生就是好的,不是嗎?
楊雨薇的蘑菇是在九月初出菇的。
那個時候,天氣都開始冷了,地裏種的菜也不是很多了。
因為出菇不多,所以楊雨薇就想到把蘑菇直接賣到景福樓。
景福樓也以四十文一斤的價錢買下了蘑菇。
不過楊雨薇雖然把蘑菇賣給了景福樓,但是卻沒有雨景福樓簽訂契約。
因為她知道到後麵,一個景福樓是根本吃不下她種出來的蘑菇的。
後來,果然如楊雨薇預料的那樣,一個景福樓吃不下蘑菇。
所以楊雨薇隻能將蘑菇送到壽陽城。
最後與壽陽城的買兔子的老顧客搭上了線。
因為壽陽城裏楊家村有四個時辰的牛車路程,所以楊雨薇賣的時候就是不包送的。
當然,她也可以送過來,但是這價錢就要漲二十文。
隻要從家裏拿,價錢就是四十文一斤,但是要是在壽陽城拿,就是六十文,送上門就是七十文。
價錢都不一樣。
各個酒樓的掌櫃的都不是傻子,所以經過計算,都選擇直接到楊家鋪子裏去拿。
這樣的話還可以挑選一下。
不過這些掌櫃的能想到,楊雨薇自然也能想到了。
所以楊雨薇根本就沒給他們這樣的機會,所有的蘑菇在摘下來的時候就進項了挑選的。
大的小的都是分開的。
壽陽城裏楊家村雖然遠,但是如果是快馬的話兩個時辰就可以到了。
每天要送的蘑菇並不多,所以楊雨薇就把家裏的馬給霸占了。
楊永安心疼女兒,直接又去買了一匹。
至於送蘑菇這樣的事情,就交到了楊世慶的身上了。
楊世慶就這樣那段時間就每天騎馬往返於壽陽城的鋪子和家裏。
因為木耳隻能曬幹之後才能吃,所以家裏的木耳並沒有賣出去。
因為那個時候太陽不行,摘下的木耳都壞了。
所以楊雨薇就沒準備再種木耳了。
到十一月辦的時候,家裏的蘑菇就出的少了。
或許是因為天冷了。
結束蘑菇生意,楊雨薇算了一下,自己大概賺了六百多兩銀子,加上以前存的銀子,一共有兩千多兩銀子。
楊雨薇的小盒子早就裝不下銀子了,因為是零零散散存下的銀子,所以張氏派人去專門做了大箱子給她裝銀子。
楊雨薇現在一個人是怎麼也搬不動自己攢下的銀子的。
銀子多了楊雨薇就有點不放心了,所以出門的時候都是給自己屋子下了鎖的。
冬月二十的時候,楊永安就把大部分的皮子以稍低的價格賣給壽陽城的一個比較大的皮貨老板,然後就讓孩子們都回家,準備過年了。
家裏的年貨也是置辦好了的。
這個時候,楊家的生意也都暫時告一段落了。
回家後,楊永安就把之前沒有查的賬目都查了一遍。
因為有四個兒子的幫忙,所以這賬目查的還算順利。
家裏關於兔子的賬目都是管家在管的,其他的賬目都是自己人在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