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六,是楊家開始秋收的日子。

這一天,楊家人都早早的起床了。

早起的生活與往日並沒有什麼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情要做,所以楊家人早上的生活是十分忙碌的。

不過家裏的女人倒是要輕鬆許多,因為家裏的重活都是有家裏的男人來做的。

女人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做飯,洗洗衣服罷了。

所以,在楊家,這女人是活的最幸福的。

孫小梅嫁到楊家的這些日子雖然忙碌,但是她覺得這日子是真的過的順心。

她不知道別人家的新媳婦是怎麼活的,但是她知道自己能嫁到楊家,這樣的生活卻是頂幸福的。

孫小梅很珍惜這樣的生活。

不過人總都是貪婪的。

就比如說,在戰亂的日子裏,人們隻希望沒有戰亂,不要顛沛流離,那就是最幸福的日子了。

等戰亂平定了,人們就希望自己每年都風調雨順,每天都有一碗清粥或是一個幹硬的玉米饃饃,那就是幸福的日子了。

等有了這樣的日子,人們也就不再滿足這樣的生活,他們就希望自己家的田地能多一些,這樣每日就不用清湯寡水的生活了。

到此時,他們已經忘記戰亂之苦了。

人總是健忘的嗎?

還是,人心不足呢?

一旦得到,就變得更貪婪,就想得到更多,總感覺自己還可以得到更好的。

清晨的飯桌上,楊永安吩咐了女兒楊雨欣留在家裏看家,其他的人都要到田裏去收穀子。

家裏有牛,事情就變的比較方便了。

所以搬運的事情就變成小菜一碟的事情了。

因此,楊永安準備今天一天就把家裏的七畝水田的穀子都收了。

但是七畝水田的穀子,對於家裏的三個男人和三個女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這也是因為明天楊世樂要帶著兒媳婦兒孫小梅回家幫忙,要把家裏的牛車帶去的原因。

所以楊永安就想早一點把穀子收起來,這樣,等上一天再收玉米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所以,楊永安在早上的飯桌上還把今天的任務說了出來。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很平靜,並沒有因此有任何的異議。

但是孫小梅的麵色卻有點不好。

這麼多的活,一天怎麼能做的完,但是她作為一個新媳婦,自然是不敢在飯桌上就反駁自己公公說的話的。

所以她隻覺得自己特別的委屈,剛進楊家的大門,就開始幹活。

而現在,自己的公公更是過分,要他們在一天之內把七畝水田的穀子都收了,這根本都不可能的事情嘛!

所以孫小梅的臉色就更不好了。

飯桌上都是黑著臉色的。

大家都發現了她的怨氣,楊永安看不過眼,正準備開口教訓,但是張氏抓了一下自己男人的手,讓他忍下來了。

楊世樂自然也發現了自己媳婦兒的怨氣,對此,楊世樂也有點不高興。

昨天調假的時候,他都是給掌櫃的求的人情才能把休假提前的。

而且這調的假都還不是為了給自己家幫忙,都是為了自己的媳婦,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不過在飯桌上,楊世樂也不好不給自己的媳婦兒的麵子,所以也隻能憋著氣把飯吃完。

飯後,楊世樂就把孫小梅叫了出來,說是有事給她說。

張氏自然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做什麼,所以也沒有阻止。

但是他們小兩口一走,楊永安就有點臉色不好額對著張氏問道,“他娘,你剛才怎麼不要讓我說話?”家裏的孩子見楊永安的臉色和語氣都不對,他們也知道飯桌上發生的事情,他們也是生氣的。

所以見楊永安開口,孩子們就避開出門了。

楊雨欣自然隻能回自己的屋子,而楊世福、楊世康和楊雨薇就直接到家門前不遠的水田去割穀子了。

等孩子們都出去,張氏才緩緩的開口道,“你說什麼,訓才進門的兒媳婦,這話說出去,你不丟人呀!

還是在飯桌上,即使教訓人都是在背後教訓人,哪有人在飯桌上教訓人的。

更何況家裏的孩子都還在呢!

當著他們的麵教訓小梅,你讓家裏的孩子們怎麼想,你讓阿樂怎麼想,就算不顧忌你自己的麵子,總是要顧忌阿樂的麵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