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女方上門,這親事就算是敲定了。
如果弄到這一步,婚事還沒有成,那雙方絕對就是結仇了。
所以,一般來說,隻要女方上門,這親事就可以對方說了。
當然,當事人也不會大肆宣揚,畢竟這是比較私密的事情,就算是喜事,也要顧忌一下臉皮薄的姑娘吧!
楊世樂在布莊呆了這麼就,自然是能找到合適的話題和小姑娘說了。
孫小梅雖然比較害羞,但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即使害羞也是希望和他在一起多呆一會兒的。
兩個人就這樣在山上轉悠。
其實山上的景色並不好,但是很閑人,楊世樂和孫小梅的心情卻是極好的。
這邊,楊永安回來之後,就同張氏一起和孫家的兩個長輩交談起來。
其實交談的內容就是約定提親的時間。
不過這個時間隻是一個大概的時間,一般人都不會確定具體的時間,這是隱含的規矩。
大家都懂,所以雙方的長輩商量完之後,就說了些其他的東西。
家裏的午飯雖然是由張氏來做,但是這燒火的人卻應該是孫小梅。
這是做兒媳婦好好表現的時候。
所以,楊世樂帶著孫小梅並沒有走多遠,因為這件事情張氏提前跟楊世樂說過。
其實這也是走個過程嘛!
楊家和孫家雙方,不管是長輩還是小輩,偶讀很滿意這樁婚事。
但是這過程自然是不能少的,這是對雙方的尊重。
楊世樂看著時間,就帶著孫家姑娘回家了。
張氏見他們回來,就說要準備做飯了。
孫小梅自然是順著張氏就到廚房去幫忙了。
楊雨欣也到廚房去幫忙了,雖然她並沒有幫上什麼忙,但是她的存在讓孫家姑娘要輕鬆許多。
畢竟婆婆和兒媳婦的關係總是有那麼一小點的緊張的不是?
之後,楊世樂就進大堂陪孫家的長輩了。
家裏的大骨湯是從早上就開始熬的,所以到現在的時候,湯已經熬白了,很是鮮美的樣子。
張氏將湯盛了出來,然後開始燒菜。
豬肉燉粉條,這是過年才會出現的菜色。
之後是大骨湯煮的白菜,還有一個涼拌的白肉,一個醋溜白菜。
然後是大骨湯煮的米粥,然後是玉米饃饃。
當然,泡菜是必不可上的東西。
期間,山上的孩子們也回來了。
張氏的手腳都很麻利,所以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就把所有的才端上了桌子。
做的差不多的時候,張氏就讓女兒楊雨欣去大堂叫孫家長輩和他爹吃飯了。
因為孫家沒有男人了,所以就不好分成兩桌,所以就雙方就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
孫小梅雖然一直在灶台下燒火,但是對於張氏的手藝卻是讚歎不已的。
之後,雙方洗手圍坐在一起開始吃飯。
這方桌是肯定坐不下那麼多人的,所以張氏就讓楊永安搭了一個案板,這樣就可以坐下所有人了。
今天的午飯是賓主盡宜。
吃完午飯,孫家人沒呆多久就離開了,臨走的時候,張氏塞了一個裝有二十文銅錢的荷包給孫小梅。
孫小梅推拒了之後還是順從的接下了。
等孫家人走後,楊家人才算是送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