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張氏去廚房相連的就柴房裏拿了一把小草刀,也去了菜園子。
張氏和楊永安兩個一起除草,這樣可以快一點。
張氏剛才隻是簡單的和楊永安說了一下情況,並沒有把具體的細節說完。
所以,等張氏再次到菜園子的時候,就和楊永安挨著一起幹活。
順便把今天看人的事情跟楊永安說了一下。
兩個人都蹲在一塊菜地上,是張氏先開的口,“他爹,剛才我和你說的情況,你有沒有什麼想法呀?”
“照你那麼說,那姑娘是個賢惠的,而且孫家一個男人都沒有,那孫家媳婦和孫家奶奶以後由誰養老送終呢!總不能讓咱們兒子送吧!那不成了上門女婿了嘛!”楊永安雖然也覺得這孫家姑娘很不錯。
但是作為男人,楊永安總是比張氏更加理性一些,考慮的也多一些。
“怎麼會!這孫家是嫁女兒,又不是招女婿,怎麼會一樣呢!再說了,就算是要咱們家阿樂養老送終也不是件什麼難事呀!
就說這養老,在我們鄉下,有多少老人是要兒女養的,隻要不是真的幹不動的,都在種田呢!並沒有給兒女添多少麻煩!
再說這送終,也不過是一回兩回的事情,孫家就隻有孫小梅一個女兒,咱們家阿樂料理一下就行了。
人嘛!入土為安嘛!”張氏倒是沒有計較那麼多。
楊永安聽自家媳婦一講,豁然開朗。
是呀!都還沒有成呢!他計較那麼多幹嘛!
如果孫家姑娘真的嫁過來了,那麼他們就是一家人了。
這一家人還計較什麼呢!
而且,就算孫家姑娘不開口,他們也會主動照看她的娘家人的。
楊永安想通之後,就沒那麼難受了。
張氏見自家男人已經想通了,就沒有再說了。
而是談到什麼時候讓女方上門。
既然雙方都覺得滿意,這日子自然是越快越好了。
所以,楊永安和張氏商量之後,決定在二十那天讓女方上門。
再過一個月,就要大雪封山了。
這路就不好走了,所以要趕緊定下來才是。
確定下日子後,楊永安和張氏夫妻二人就沒有說這件事情了,而是說起其他的事情了。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
山上,孩子們撿到足夠的柴火,就下山了。
下午的時間比早上的時間長,所以孩子們回家的時候,張氏還沒有開始做飯。
楊世樂一直是守在院子裏的。
等山上的四個孩子把今天下午撿的柴火放好後,就出來和自家大哥說話了。
張氏聽見前院吵吵鬧鬧的聲音,就來前院了。
知道是孩子們回來了,就讓幾個孩子到菜園子來幫忙。
當然,楊雨薇被留在了前院了,繼承了自家大哥的活。
其他孩子都到菜園子裏了。
張氏對這樣的安排也沒有什麼意見。
楊雨欣也想去菜園子幫忙,但是張氏拒絕了,而是讓她去廚房做飯了。
今天楊家吃了一個早晚飯。
飯後,泡腳之後,楊家人就上炕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