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村民也是這個樣子,事情一了,就回家了。
村裏人雖然知道隻要交了錢,這徭役就是走了一個過程而已,但是民不與官鬥,老百姓總是對當官的有一種畏懼之的,哪怕那隻是一個芝麻大的小官,或是連芝麻大都沒有。
但官就是官,隻要是官,就不是老百姓可以惹的起的。
所以楊家村的村民交錢和回家的時候都是安安靜靜的,很識趣。
村長就不一樣了,作為一村之長,楊忠義自然必須全程都看著了。
所以,他是最後一個回家的。
村民捐給衙役的茶水錢在交錢的時候,就放進了一個小箱子裏的。
雙方都十分信任對方,這些事情是做不的假的,不然之後的事情就不好做了。
而且,捐錢的時候,也會有衙役看著的,這樣看的人都是和有眼裏的,隻需要一撇,就能把錢的數數一個大概。
而且,楊家村的村民也不會因為這小小的二十文錢弄的全村的人都去服役,還得罪當官的,所以都是老老實實的。
另一邊,楊永安回家後,張氏正在家著急的等著呢!
見楊永安回家,把事情處理好了,張氏就把自己的心放進了肚子裏了。
之後,楊永安就出去繼續給麥子蓋被子了。
張氏不想讓家裏的孩子們擔心這些事情,所以就把他們趕到山上去撿柴火了。
因為每年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知道衙門裏都會來人收役錢,所以已經習以為常了,並沒有覺得有什麼。
所以就不存在但不擔心了。
三個孩子還是手腳麻利的在山上撿這柴火。
快入冬了,山上的枯枝有很多。
楊家兄妹三人就這樣撿滿一背篼就由楊世福或是楊世康這兩個做哥哥的背回家,剩下就人就在不遠處繼續撿。
即使是這樣,撿的柴火也遠遠大於運回家的柴火。
所以到後麵的時候,楊世福和楊世康都不撿了,全部都是楊雨薇一個人撿的。
幸好山上他們都熟悉,也不怕走丟,所以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都很放心留自家小妹一個人在山上撿柴火。
時間慢慢的流逝,最近天黑的快,所以等天暗一點的時候,楊家兄妹三人就回家了。
他們可是滿載而歸的,雖然這樣的滿載而歸有點磨人,但是成果還是喜人的不是?
回到家,張氏已經和二女兒楊雨欣把後院的兔肉全部收進大廳了。
母女二人把木板蓋在大缸上後,用大石頭壓在上麵。
之後,就進廚房做飯了。
等孩子回家的時候,張氏就給他們到了半盆的溫水讓他們洗洗。
在這麼冷的天中洗好溫水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也是,現在人們已經開始穿棉襖了。
夜幕降臨,楊世樂和楊世慶也歸家了。
楊永安也在看不見的時候回家了。
再用一天時間,楊永安就可以把麥子蓋好了。
在油燈的火光中,楊家人一起吃起了今天的晚餐,沒有一點葷腥,但是一家人卻吃的很幸福。
夜深人靜,天上的星星閃爍著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