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楊雨欣要去幫忙,張氏這個做娘也會把她攆出來的,讓她多做點繡活。

要是楊雨欣不想做,休息一下也行。

午飯很快就做好了。

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也回家了。

六個人高高興興在廚房裏吃午飯。

吃過午飯,張氏和楊雨欣、楊雨薇母女三人就麻溜的把廚房收拾了。

吃過飯,楊永安就把兩個兒子帶出去了。

荒地還有很多紅薯沒有收,楊永安下午的時候,就帶著兩個兒子去吧收紅薯了。

紅薯疼可以拿來喂牲畜,所以荒地的紅薯疼被全部帶回了楊家。

也因此,楊永安和楊世福、楊世康兄弟二人一下午也沒有帶弄多少。

因為來回家一趟都不容易。

出去的時候,楊永安是挑著漚的肥料出去的,回來的時候,要不挑的就是紅薯藤,要不就是抗的紅薯。

所以,楊永安的每一趟來回都不輕鬆。

楊世福和楊世康還沒有足夠的力氣擔起肥料,所以隻能單向的把紅薯藤和紅薯帶回家。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把楊世福和楊世康兄弟二人累的夠嗆。

在楊永安出去的時候,張氏和自家男人說了兩三句話,就是關於這蝴蝶結的收入。

最後夫妻二人一致決定把這留給兩個女兒做嫁妝。

因為這些蝴蝶結是兩個女兒做的,張氏可是一點力都沒有出的。

所以,等楊永安父子三人離開,張氏就把楊雨欣和楊雨薇兩個女兒叫到跟前,提出把四千八百文錢給她們姐妹二人做嫁妝。

但是出乎張氏的意料的是,姐妹二人異口同聲的拒絕了。

而且理由出奇的一致。

都是因為家裏銀錢比較緊,而且自己的嫁妝已經足夠了,所以推拒了。

張氏聽到兩個女兒的回答很是感動。

張氏自然也知道家裏的銀錢有點緊張,而且現在已經是九月了,秋收過後,家裏就沒有什麼進項了,家裏不久前還買了一頭小牛,過年又要花錢,這銀錢自然是緊張的了。

但是就算如此,張氏也沒有打過女兒嫁妝的主意,就算是買牛,也沒有挪用過女兒們的嫁妝,這些楊雨欣和楊雨薇都是不知道的。

而且,張氏也考慮的更多,這銀子有點多,如果直接分給兩個女兒,恐怕家裏的兒子心裏有疙瘩。

所以,楊家姐妹二人推拒的時候,張氏就沒有推脫了,直接把銀子收到了家中公用。

楊雨欣和楊雨薇姐妹二人也並沒有因為自家娘親的決定而不平,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見到姐妹二人的樣子,張氏就把心放進肚子裏了。

不是她想的多,銀子這東西誰不喜歡,親兄弟都還明算賬呢,所以張氏處理的時候還是謹慎的多。

把事情擺平了,張氏就和兩個女兒在院子裏做繡活了。

楊雨薇也累了三天了,所以也跟著自家娘親和二姐在院子裏有一搭沒一搭的做繡活。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認真的做,不過張氏和楊雨欣對此都沒有什麼意見,隨著楊雨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