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也是知曉一些事情的,所以隻給徐管家上了茶,家丁幾乎都沒有過問的。
看見楊永安進來,徐管家也放下了手中的茶水,正式對他說明了來意。
其實,徐管家說了那麼多的話,就表達一個意思,你們家就了我家少爺,我家老爺命我來道個謝,送上謝不成敬意的謝禮。
楊永安連忙推脫說隻是碰巧而已。
但是徐家管家憑借自家的三寸不爛之舌硬是說服了楊永安。
害怕楊永安不收謝禮,徐管家主動告之謝禮裏具體的東西。
其實,這些謝禮是徐振山再三斟酌後命管家辦置的。
沒有太多值錢的東西,幾盒點心、十幾隻漂亮的絹花、紮頭發的紅繩、兩籃子雞蛋、一些普通的筆墨紙硯、幾批新棉布、還有十兩銀子。
這些謝禮對徐家來說不算什麼。
但是從準備的東西來看,徐家人是真心想感謝楊家人的。
這些都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對農家人來說很實用。
至於銀子,徐家管家說是自家少爺的藥錢。
楊永安收下謝禮之後,徐家管家就告辭了。
說是趕著回去給他家老爺複命。
楊家人把兩個人送到了大門口。
之後,二人駕著馬車離去了。
送走了徐家派來的人,楊永安和張氏進屋子了。
張氏把銀子裝進錢匣子。
然後開口到,“他爹,你看,這些東西該怎麼辦呢?”
看見徐家送來的東西,張氏是滿意極了,這謝禮送的太貼心了,讓人找不到理由拒絕。
本來張氏還擔心謝禮太重平添麻煩,但是徐家老爺真是什麼都替他們考慮周全了。
這樣的心意讓人不忍拒絕。
“銀子你就收起來,其他東西給老宅那邊哪一點吧。”楊永安對張氏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給爹娘各裁出十尺布(三米),加上一盒點心和二十個雞蛋,大哥他們家拿兩盒點心、六朵絹花。至於大哥家怎麼分,你就不要操心了,大嫂知道怎麼安排的。”
“行,就按你說的辦。”張氏也讚同楊永安的送法。
徐振山送東西的時候就考慮到這些了,所以東西不多,剛好,不惹人眼紅。
夫妻兩商量完後,就把東西準備好了。
點心、雞蛋好準備,撿出來就是了,但是裁剪布料的時候,張氏花了一些功夫。
田裏的活還等著人做呢!
所以送東西這件事情就落倒雙胞胎的頭上。
本來張氏是打算讓女兒去送東西的,但是送的東西有點多,兩個女兒是搬不動的,尤其是小女兒。
這些東西在路上摔了可就不好了,尤其是雞蛋,這東西可不好拿。
摔碎了,撿都撿不起來。
所以,楊世福、楊世康兄弟倆承擔了送是東西的大任。
兄弟倆一個抱著點心、一個提著雞蛋和布料就去老宅了。
張氏也將剩下的東西收撿了一番。
之後,楊永安就重新拿起農具下田去了。
張氏也出了屋門和兩個女兒開始挑選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