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賣山貨(2 / 2)

劉掌櫃見到這隻山雞是十分歡喜的,都知道雨季裏,鄉下人不趕集,所以這山上的野物也就沒有平時多。

這方圓百裏,就那麼幾戶獵戶,而且,他們不是每天都有收獲,這鎮上也不止他們一家酒樓,還有一些富商和官員,自然這野物是供不應求的。

景福樓雖然有長期合作的獵戶,但是野物難獵,獵戶不是每天都來賣野物,更何況是活的。

進山危險,這賣野物自然也不多,所以這價格自然要貴一些,而且,吃野物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用野物待客也是十分有麵子的,畢竟野物難得,就算要買也是要花一番功夫的。

所以用野物待客更顯心誠情重。

野物價貴,隻在雨季過後要稍稍便宜一點,因為這段時間,售賣野物的人要多一些,買野物的人才能稍稍講講價。

當然,大戶人家是不在其中的,隻撿好的買,價錢上也不會太在乎。

從景福樓出來,夫妻倆一共得了一百文,張氏拿著,張氏照舊塞了兩個銅板給二福。這是規矩,也是人情。

至於劉掌櫃的,你也不好意思拿兩個銅板去寒蟬人,不是?

張氏一般都是拿自家種的菜作為答謝,不過如果是買賣野豬這樣的大獵物就不可同日可語了。

這樣的大買賣是少不了要拿一些銀錢答謝的。

之後,張氏去了集市上的肉鋪,割了一斤肉,花了五十文。

一般肉價都不會有太大的浮動。

楊永安在街邊找了一個不占路的地方等張氏回來。

之後,張氏去街邊的小攤買了三文錢的麻糖,就去和楊永安彙合了。

家裏的麻糖分完了,再買一些回家,孩子們都盼他們夫妻二人能買這糖回家呢!

糖葫蘆是吃不起的,這麻糖可以吃的久一點。

接著,兩人一起架這牛車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太陽熾熱,兩人的汗水流個不停。

回到家,孩子們都圍上來了,張氏將一小部分麻糖分給他們,楊雨薇這才明白為什麼自家的哥哥們這麼早回家的原因。

至於她自己的那一份,她向自家二姐楊雨欣要來一塊碎步包了起來,然後揣在了自己的小荷包裏。

這邊,楊永安也將銀子交給張氏,讓她鎖好。

張氏接過錢,回到屋子裏將身上所有的銀錢和銅板放在了錢匣子裏。

雨季過後,家裏的草料和柴火都不夠了,所以張氏和楊永安商量,下午全家上山去撿柴火,再割點青草回來。

今天買的肉晚上再吃。

楊永安也十分讚同。

不過,楊永安還添上了一點,那就是今天下午進山不要太深。

張氏也同意了。

因為這樣可以早點回家,畢竟做一頓豐富的晚餐還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的。

為了一家子可以早點吃上飯,早點休息,當然要早一點回家啦。

之後,張氏將肉醃了起來,放在了櫥櫃的小壇子裏。

中午的飯菜還是那麼簡單,之後一家人收拾後就上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