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事成回家(2 / 2)

“青山嬸,楊叔,讓你們久等了。”

“楊大哥,青山媳婦,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村長楊忠義是一臉歉意,楊永安也道著歉。

“行了,大家都是熟人,不礙事的,你們的事都辦妥了?”楊大爺問道。

“辦妥了。”村長是一事了,萬事足的樣子。

“行,上車吧,我們回村。”楊大爺催促著他們,語氣中卻替楊永安高興。

“好,回村。”

說著,二人上車,楊大爺駕著牛車走在泥路上,心思飄向遠方。

永安這孩子是他看著長大的,為人善良踏實,幹活也是一把好手,家裏的條件也是比較好的,當時他說親時,也是村裏數一數二的。

就算是不談永安這孩子,楊康榮家的其他兩個孩子也是好的。

村裏人都說是老榮教的好,他家的孩子隨便是哪一個,都是拿的出手的。

而且這看人的眼光也真是準,兒子女兒現在的日子過的都不錯,不愧是祖上有當過大官的人。

其實啊,楊康榮的祖上是有人當過官,最高的不過是做到了一個地方知府,稱不上什麼大官,隻是比別人多了幾分眼界。

不過,那都是多年前的事了,到了楊康榮這一代,就已經沒落的不成樣子了,成了一個普通的百姓,在地裏找食吃。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老榮家的人就算日子過的在緊,也會讓兒子女兒識字。

等條件一好,楊康榮就把兩個半大兒子送進了鎮上學堂,讀了兩年書。

所以,他的這兩個兒子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認識字的人,也因此,永安這孩子年紀雖然不大,村裏老一輩的,也不敢自持身份,小瞧了他。

張氏能嫁給這樣的人,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

不過話說回來,這張氏也是不錯的,雖說在田裏幹活不怎麼樣,但在家裏卻是一把好手。

一手繡活做的甚是精致,這菜也燒的好。

就說這同樣是茄子,人家就能多燒幾個花樣,調料都是一樣的,人家也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

你說,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兩年前,老榮家分家,房子不夠住了,所以將他們夫妻分了出來。

剛修了房子,這小夫妻兩手裏就緊,看那沒蓋的屋頂就知道,他們家是個什麼情況。

但是你看看,這才過了兩年,就有錢買地了,你說可不是有本事的。

這村子裏就數老榮一家子好過囉。

一路上,因為青山媳婦田氏的存在,所以沒有什麼言語。

回到村子裏,天色還早,與其他人告了別,楊永安朝家的方向趕去。

此時,天色多了一絲明亮,太陽也從雲層中露出來了。

回到家,楊永安將地契藏好,鎖好門,然後徑直去了廚房。

廚房裏,灶台上,揭開鍋蓋,楊永安把張氏給他留的飯菜端出來,飯菜溫在水裏,還是熱的,他將就著吃了。

吃完飯,楊永安把碗筷收拾好,出了廚房,他將廚房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