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的幾項措施(1 / 2)

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的幾項措施

經濟視野

作者:姚玉平

摘 要:為做好農村經濟建設,首先應解決影響農村經濟建設的主要問題,並加強優化產業結構、不斷發展現代農業,本文就此作了簡要的論述,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建設

當前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有些落後,對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當前的重點工作就是應不斷的加強農村經濟建設。為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首先應解決影響農村經濟建設的主要問題,並加強優化產業結構、不斷發展現代農業,以使農村經濟建設方麵得到一定的發展。

一、解決影響農村經濟建設的主要問題

農民的大部分收入主要來自於農業,當前我國的農業人口有很多,因此,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農業資源越來越少,一方麵會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農產品產量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麵,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上漲空間極小,所以農民在現有收入的基礎上也很難進一步提高。因此,農村人口如果隻是在農村工作,要想脫貧致富的希望不是很大。所以,可采取將農村人口盡快的、大規模向城市轉移的方式,將此項問題解決。

由於農業的增長空間較小,因此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經濟建設問題的主要對策就是減少農村人口,推動城市化進程。

1.城市化的理由。城市有著較強的容納農村人口的能力,當前我國農村人口在外打工的數量有很多,主要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些一線城市,選擇這些城市是因為就業機會較多,同色有十分可觀的薪資,這種情況說明,如果我國的一線城市越多,農民就會有越多的就業機會,進而減少農村人口。

2.當前的城市化水平。隨著農村人口的日益增加,為實現城市化,應將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中,可是僅僅依靠我國幾個主要城市是無法將這一問題徹底解決的。當前我國的一線城市較少,若要將更多的農村人口從農村轉移出來,就需要更多的一線城市,從而實現城市化。

二、發展現代農業

1.加強發展現代農業應做到不斷進行市場化取向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產品的吸收力與競爭力。可體現出農業發展水平的就是農產品的吸引力與競爭力。而農產品的吸引力與競爭力主要是由農產品的結構構成、市場體係建設、科技含量、質量安全與衛生水平等方麵構成。

在當前情況下首先應做到牢固樹立農產品就是商品的觀念,隻有從市場理念出發,才可實現農產品自身的真正價值,實現生產過程的良性循環。在市場條件下的農產品,尤其是對於糧食來說,不應隻是作為國家統一調撥的統銷品種及戰略物資,應與其他的產品一樣具有商品屬性。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若要搶占市場份額,開發市場,就需要農產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及競爭力,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同時,還應注意農產品的價格方麵,對於每一個農產品來說,其價值不僅僅是由其定價來決定的,還會受到供求關係的一定影響。在我國現有的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式下,在製定每一種農產品的價格時,一方麵要考慮到國內市場,另一方麵還要考慮到國外市場。當前我國農產品缺乏吸引力及競爭力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產品質量與包裝方麵不盡如人意,另外價格還偏高,因此在國內外市場上優勢較低,如果隻是一味的降價,隨著農產品數量的不斷增加,這種價格上的優勢也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