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驚無險,貨款完璧歸趙,但他並不滿足於此。馬明的精明也許恰恰體現在這裏。他要趁熱打鐵,借助那些人的關係,把要做的事做成。大豆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重新草作也取得實效,新的合作夥伴說,他們不要貨款,他們要木材,經過討價還價,成交。下一步,就是在俄羅斯趕緊把木材搞定,木材如果說有了來路,那麼馬明和朋友方大虎大獲全勝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想黑我和大虎,靠TMD!也不弄二兩棉花紡紡(訪訪),我馬明出來混時,他算哪一號?要是都敢這麼黑人,我和大虎這些年早他娘玩完了!還敢跟老毛子混?誰想黑我,我的腦袋不答應,大虎的刀子也不會讓他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再騙第二人,王八草的!”馬明簡短地結束了輝煌略帶歉意的講述,問丁超:“太對不起哥哥了,十多天,真是沒想到的事兒。你怎麼樣,這些日子?”丁超說挺好,還行,就是著急。“可不是嘛,你看看我這嘴,”馬明指著自己嘴唇上的小白水泡,丁超明白,是啊,畢竟幾十萬,說不上火是假。馬明說,在滿州裏那幾天幾夜,明知丁超就從那路過,已經投奔他來了,可他自己分身乏術,心火四起。沒辦法,才緊急打電話讓朋友老本兒去車站接丁超。“哥哥,你理解吧?”怎麼能不理解。現在理解了,理解萬歲嘛,當時這口號絕對盛行一時,其實,讓馬明上火的事還多著呢,隻是當時丁超不知道。對於華夏人騙華夏人的故事,在G內時馬明已經跟丁超說過不少,然而,真的到了俄羅斯一旦真切體會到馬明他們跟那些人鬥的複雜性,丁超還是感到了害怕。由於這種自發式的民間貿易必然是帶有更多“投機式”的成份,而投機商人“見利忘義”的本性也最終為華夏人之間在俄羅斯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這次大豆事件則又成了埋藏在馬明和方大虎等朋友身邊的一顆“不定時炸彈”!見丁超高興,他又玩笑道:“半個月,怎麼著也玩了一個班的兔兒吧?”“豈止一個班?”丁超不置可否。不管怎樣,馬明歸來,丁超的心情充滿希望和陽光。“還多?”馬明半信半疑。“沒玩。”丁超一本正經。“哈哈,為啥呀?”“說不清。”“你呀大哥!”馬明替他著急惋惜。“看來全世界就你一個正經人了,老本兒沒陪你?你看看滿大街的老外,哪個不是天天往兔兒身上摔錢呀。一晚上1000盧布,不算什麼大數目,我有言在先,你出G錢要掙,女人要玩,至少也得開開洋葷,嚐嚐洋女人的滋味吧,啊?你說你就這麼繃著到底為什麼?唉,我的哥哥哥哥喲!”老本兒和幾個朋友就在旁邊哈哈大笑。這些事在G內見麵馬明跟丁超說起時曾說得他熱血沸騰,躍躍欲試。事實上他真的沒騙丁超,到莫斯科這十幾天丁超發現,金發碧眼的俄羅斯女人象蒼蠅似的專往華夏男人身上盯,甩都甩不掉。丁超也看到許多來自G內的“花匠”如魚得水,放下行李,頭一件事就是辦女人。盡管丁超沒親身體驗,但所見所聞讓他忽然產生一種新的想法,如果說他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料,有朝一日豈不寫寫這些俄羅斯女人?見丁超不說話,馬明又說:“在俄羅斯,要是別的事可不敢打保票,就是找女人是件容易事兒,隻要肯花錢,一天換一個都沒問題。”丁超承認地點頭,跟他講了住進紅旗旅館後碰到的事。聽了他的話,馬明的嘴都樂歪了。老本兒還想說什麼,馬明抓起丁超的旅行箱,讓老本兒幫提著剩下的貨,拿樓下車上去,說:“走走走,回家,上我那住去,這些事回家再說,別看你是文人,不用幾天我就把你先培養成‘色棍’再說。做生意,討價還價要從找兔兒開始,跟她們在床上做生意跟在市場上做生意一樣道理,隻是戰場不同而已,要不怎麼能學會占便宜不吃虧啊,哈哈哈!”回家!說這話時,馬明一臉的驕傲。在莫斯科他不僅在大市場有商鋪,在另一條大街也有一個小商鋪,還有一處真正屬於他的“家”。馬明的車也是一輛二手的舊汽車,路上他告訴丁超,可惜方大虎回沈陽鞍山了,要不今晚更熱鬧,哪天方大虎一回來,就把他這位最鐵的磕頭兄弟介紹給丁超認識。又扭頭問老本兒扣貨的事,半天沒說話的老本兒搖搖頭,簡單地說:“我看,夠嗆。”馬明的“家”在莫斯科鐵路先鋒小區那一帶,三室兩廳兩衛的大房子內部設施聽說在莫斯科也算是一流的“豪宅”了。後來丁超發現像他這種人,遠比自己在G內時想象還要厲害,還要豐富多彩。正如馬明跟我開玩笑說的那樣,家鄉把他變成了鬼,異鄉把鬼變成了人,過去在G內時那些下三爛勾當如今早已徹底摒棄,金盆洗手。隻要注意一下馬明的作派,丁超就能夠明白這位長期草社會,花錢如大爺,穿著筆挺、講究,天天夾個包,拿著手機,款相十足,出門多一步都不走,不是自己開車就是揚手叫出租的樣子,那份長年累月一貫性的瀟灑,無論在莫斯科有買賣的華夏人、當官員的俄羅斯鄰居,還是道上同混的各色人等都自愧不如!“其實,”馬明後來說,“你們文化人也挺騷性的,隻是夾得緊,別生氣大哥,兄弟實話實說而已。”馬明的家與普通莫斯科市民是有些差別的。感覺中,雖然這是一個華夏人的“家”,但生活質量遠比一般莫斯科市民優越。這種情況一進門就有強烈印象。房子很大,裏麵很寬敞,彩電冰箱電視機電烤爐微波爐等等一應俱全,雖然沒有什麼老婆,但他的房子家具齊全,收拾得幹淨,有地毯、壁爐、沙發,華夏人喜歡的盆花,也都放置得各有其位,那是俄羅斯“小時工”的功勞。花了盧布,如果不順眼,馬明會皺眉,罵人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