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B股市場設立近10年來,沒有哪個時候像今年這樣讓我們如此關注,如此牽掛,如此大喜大悲,如此愛恨交加!以前,B股市場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博弈的地方,與境內投資者毫無關聯。因此,B股市場紅火也好,冷清也好,與我們關係不大,以至雖然B股市場建立了近10年,但大多數境內投資者對B股市場是怎麼一回事、裏麵有哪些股票、如何進行操作一無所知。如果不是2001年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B股市場向境內投資者開放,許多投資者不會想到我們還有這樣一個股票市場,投資者還有這樣一個投資場所,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境內投資者對B股市場開放後的熱情。他們雖然大都不知道B股市場的性質,不了解B股市場的特點,不熟悉B股市場的操作規則,但他們相信政策的威力,相信資金的作用,看到了A、B股價差的投資潛力,於是,有外彙儲蓄的股民蜂擁而至湧入了B股市場;暫時沒有外彙的股民則極其熱情地關注著B股市場的動態,隨時準備成為B股的擁有者。據有關資料統計,從2月26日至5月31日,共有66萬境內投資者匆匆忙忙地進入了B股市場,而在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B股的消息公布後的僅兩天時間內,全國便新開B股賬戶34萬,超過過去近10年的總和,由此可見中國股民對B股市場的投資熱情。
B股市場對內開放之初,幾乎所有的證券媒體,所有的股評家,尤其是所有的投資者,無不認為B股市場將會大漲特漲。當時最流行的問話就是“你買B股了嗎?”當時最愜意的討論就是“B股還有幾個漲停板?”政策的刺激,巨額資金的推動,加上投資者趨同選擇的“羊群效應”,B股市場果真在中國上演了一幕狂升飆漲的行情:複盤後連續幾天無量漲停,出現了全世界股市絕無僅有的“有行無市”、“無量漲停”的現象。而後又是一鼓作氣,一路高歌,衝關奪隘,指數創下一個個新高,股價登上一個個台階。短短3個月時間裏,滬市B股指數從2月19日停盤時的83.20點起步,到6月1日創下241.61點的最高點,上漲190.4%;深市B股指數從2月19日停盤時的866.16點起步,到5月28日創下2453.81點的最高點,上漲183.3%。可以說一個從建立起來就一直萎靡不振的B股市場,僅僅一項對境內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便使其一掃多年的陰霾而大放光彩,短時間內大漲一兩倍,這在整個世界證券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更加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就在6月1日B股市場對境內投資者全麵開放之際,B股市場卻沒有像當時許多股評家和投資者預測的繼續上攻。當時有的人說B股指數還會翻一番,滬B指數將達到400點甚至500點;有人說B股股價還會大漲一輪,大多數B股的價格將會漲到與A股一樣高,甚至高出A股。但就在這一片“漲”聲中,B股市場卻突然大幅下挫:滬B指數從6月1日的最高點241.61點,跌到8月7日的最低點130.10點,最大跌幅達到46%;深B指數從5月28日的最高點2453.81點,至8月7日跌到1327.77點,跌幅高達45%。大幅下挫後,人們又一心期望會馬上出現反彈甚至反轉,但不料市場日趨孱弱,其間沒有一次像樣的反彈,反而一直是熊氣彌漫,“跌跌”不休。特別是9月11日美國遭遇恐怖襲擊事件後,B股市場更是雪上加霜:滬B指數從9月11日的170點,一路下跌,9月17日最低下探到141.77點,到9月28日收盤時僅151.55點;深B指數9月17日跌到1281.20點後仍不止步,繼續下探,創下一個個新低,9月18日跌到1277.86點,9月24日跌到1262.10點,9月28日收於1334.44點,這個點位僅相當於3月6日第五個漲停板後的位置,並且已跌到了年線之下。這意味著B股市場對內開放後進入市場的所有境內投資者,隻要未在6月1日前撤離,便全部被套牢了,尤其6月1日後入市者更是全部高位套牢。
以前人們認為B股市場是聚寶盆,是搖錢樹,是境內投資者暴富的最後一次機會;而現在,許多人又說B股市場是陷阱,是圈套,是扶不起的阿鬥;更多的則是在疑惑,在擔憂:B股市場到底還有沒有投資的潛力?到底適不適合境內投資者投資?
人們急切地從報紙、電視以及出版物上尋找有關B股市場發展的內容,以期獲得一鱗半爪的答案,但讓人失望的是,當時把B股市場吹得天花亂墜的報刊、電視以及出版物,現在卻大都緘默不語,有的則隻是隔幾天重複一些悲觀的論調。其實,此時的投資者,更需要有人給他們剖析市場、研究走勢、建議操作的策略。就像一個陷在沼澤地帶的探險者,他需要的不是你給他講沼澤的來龍去脈,講沼澤的危險性,而是要你告訴他往哪一個方向走,才有可能順利地走出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