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番外篇(1 / 2)

有些故事用多少字才可以感動一個人?有些話多久才可以讓一個人感動?有些故事傳遞多久能感動一座城市?好吧!如果2009年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沒有推出“微博”內測版,那麼我們今天的互聯網生活又是怎樣的?

一個念頭改變了一種生活習慣。今天我們坐公交或去地鐵站,會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對著手機或悲傷或傻笑,沒錯,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刷微博。一個全新的物聯網時代由於微博的出現,各種感動事件因“轉發”而瞬間感動全國。一隻叫作“俊介君”的狗,一位被稱為貓叔的喵星人一夜之間萌翻全場,讓喜歡寵物的親們瞬間hold 不住了。而因為炫富的出現,各種富二代的舉動因為微博這個平台“坑了爹”。最讓中國hold 不住的是一位叫作“郭美美”的親,這個想來大家都懂得!

微博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很多職場人的生活及網絡行為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微博的火爆開始衝擊一些論壇和SNS 的流量——網民每天的時間是一定的,耗費在一個網站上的時間多了,用在其他地方的自然就會遞減。也是在這一年,蘋果手機成為瘋狂的獎品、明星生活的網絡化也充實了網民的茶餘飯後。新浪當年博客的策略在微博上又故技重施,首批青年導師李開複、著名體育解說人黃健翔成為頭號活寶,依靠《武林外傳》《潛伏》的出色演技成名的姚晨也登上了微博江湖的頭把交椅。

2010 年,國內微博迎來春天,雨後春筍般崛起。四大門戶網站均開設微博,根據相關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0 年1 月份,該平台在全球已經擁有7500 萬注冊用戶。就在新浪微博如日中天的時候,搜狐的張朝陽終於坐不住了,於是揚言上不封頂推廣搜狐微博。互聯網的概念一般來說都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隻要不是碰到騰訊就好。搜狐沒有趕上最佳時機,隨後網易憑借網易郵箱的局勢也沒能再分微博江山一杯羹。眼看就要新浪微博一家獨大,此時的搜狐張朝陽在汪小菲、大S的婚禮上鬧出了一場“直播門”,瞬間為搜狐微博搞到一些流量,隻可惜這些流量並不能改變什麼,因為風平浪靜後,一切基本上已經成為定局。

騰訊微博依靠QQ 的強大攻勢,打通旗下的各個產品渠道,首先讓微博注冊量破億。但這個破億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微博和QQ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多對多的模式,一個是一對一的聊天模式,然而未來互聯網大佬說,“比的是誰比誰更開放”。這一個“開放”讓各大微博呈現出了“三俗”的局麵,而後新浪微博一代“名妓”“若小安”的誕生,讓人們徹底對微博失去了信心,我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一個知名的主編怎麼淪落成網絡名妓了呢?究竟是心理變態還是在微博這個時代,有太多的東西開始變得莫名其妙了?

當“水軍”這個概念再次席卷微博領域,“僵屍粉絲”的概念也徹底火了,當一個個微博案例開始風靡微博世界,全新的互動營銷概念也被企業提到了日程上,但此時更多的企業開始迷茫了:我該怎麼做自己的企業微博呢?

2011 年,微博徹底改變了一種生活習慣,大街小巷都成了新聞的首發點,而每一個網民都成了記者,每一條新聞都以最快的速度被微博,而各種公益的接力,也在微博上由於各路明星的參與開始變成超速滾雪球。以轉發評論為效果考量的微博營銷也正式拉開了序幕,但很多企業以為粉絲數多寡就是營銷的標準,於是開始購買各類的“僵屍粉”,這就是今天網民看到為什麼很多企業賬號動輒擁有幾十萬粉絲,可發布的軟段子卻無人問津的尷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