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便是各種作戰的物資和軍備,按照津川宗治的要求,已經提前安排船隻運往了若狹武田家的後瀨山城。武田信豐甚至專門修了一座城池來囤放,雖然不知道津川宗治運這麼多武器和具足來幹什麼,但是隻要是津川家的東西,武田信豐都不敢有絲毫大意。
前前後後忙碌了倆三,津川家的家臣們也都陸陸續續的來到了上野城守內。
像這樣規模的評定,最近召開的一次那都是好幾年前了,如今津川宗治突然著急領內的全部家臣前往上野城,莫非又要打仗了?
之所以會這樣想,其實也很簡單。津川家已經休養生息好幾年了,按照以往的慣例,也該是發動戰爭的時間了。隻是不知道,這次又要打哪裏,莫非是關東?
當然,上麵這些隻是普通家臣的想法。真正的津川家重臣,其實心裏都有數了,那就是這次恐怕是要商量上洛的事情了。
這幾年津川家不顯山不露水,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副失去鬥誌的外表。但是津川家的重臣們卻都知道,津川家暗地裏時時刻刻都在為上洛做準備。
經過三年的努力,津川家不完全消化了陸奧國的大片領地,但至少也完成的七七八八了。根據今年春耕後的統計情況來看,津川家的石高已經到達二百六十三萬石,遠超預期。
同時,津川家的常備兵勢已達五萬餘人。其中包含騎馬隊1500人,火槍隊5000人,水軍眾500人,用兵強馬壯來形容根本毫不誇張。
建立在上野城、檜山城、鬆山城等地的大大二十餘處工坊,一年可以生產鐵炮七千餘柄,三年下來津川家除去對外售出的火槍,已經存下了倆萬隻火槍。
船隻方麵,津川家集中了領內的全部造船工匠,加班加點的建造船隻,已經準備好了大船隻000餘艘。
初步估算,津川家如今已經具備了支持一場人數在五萬人左右、周期在十年以內的遠征的實力。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而現在,東風也吹來了。
細川藤孝雖然早有準備,但是還是被眼前的一幕給嚇了一跳。站在上野城的守上,放眼望去,下麵黑壓壓的怕不是站了上千人?
不過細川藤孝不知道的是,下麵這一千多號人中,津川家的家臣隻占了一半,剩下的都是都是來湊數的。開個玩笑,這些人都是上野城的守備足輕,維持治安的,現場人這麼多,萬一有什麼意外發生那事情可就大條了。
“兵部大輔殿,等會兒到你上場的時候你隻需走到距離本丸外的台階上就行,由於參加評定的家臣太多,守內已經坐不下了,所以這次評定在本丸進行。”
“主公這會兒正在與家臣們寒暄,這是每次評定的慣例。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估計要持續一倆刻鍾,所以兵部大輔殿不必緊張。”守內,瀧川一益正在安撫細川藤孝的緊張情緒。
細川藤孝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心情十分激動,自己自己就要在上前津川家的家臣麵前裝B了嗎?仔細想想自己怎麼怎麼有些激動呢?
緊張?
我緊張個毛啊,場麵!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