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們來到古墓時,因為距離上次發現那個墓室的時間有一個月的,古墓還是如孫老師說的一樣,國家並沒有去保護起來,墓門已經被填埋,也沒有人來看管。
看來我們要重新打盜洞。“你還記得墓門的大概地方嗎?”謝其峰走到我麵前說道。雖然過去一個月,但墓門的位置我還是能記得的。我走到一片被填埋比較高的地方說道:“墓門在這裏,門口向南,向北經10米就進入主室。”
中國古風水學上以九為大,墓道多長以9米為定,寬為0.9米。當時走過大概就是9米距離,現在我站這不確定就站在墓門上,但距墓門不遠,所以就斷定10米進入主墓室。
謝其峰聽我說道,就走道大夥麵前說道:“我們這次不打算從墓門進去,不知道他們填埋時會不會把墓門填實,我們就從主墓室打盜洞進去。”這時大家都動起手來。
我看到他們所帶的工具有:洛陽鏟、蠟燭、繩索、電燈、防毒麵具,尤其帶有現在最先進的德國工兵鏟,可以隨身攜帶,而且鋒利。手燈有普通的電燈,有大功率的,還有一些現在科技的狼眼燈,聚光度很強,所以能照很遠,以及一些冷光棒,固體燃料等。
盜墓工具從鐵錐到“洛陽鏟”,是北方盜墓賊使用地下探測工具的一個飛躍。現在的洛陽鏟也是新改進的,以前的洛陽鏟已經淘汰,現在為了方便攜帶,洛陽鏟鏟頭後部接的木杆改用為螺旋管,半米上下,可層層相套……隨意延長。
盜墓過程一般分為:找墓,定位,挖洞,進墓。
找墓,也就是尋墓,摸金校尉最為行家,通以“望”“聞”“問”“切”四步來完成找墓。
“望”是望氣看風水,古人建墓也就是依照風水來建築的,所以望氣觀風水來找墓也是最常用的。盜墓賊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故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看地麵上封土已平毀的古墓坐落何處,隻要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寶物必多。
“聞”即嗅氣味。盜掘前,翻開墓表土層,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從泥土氣味中辨別墓葬是否被盜過,並根據土色判斷時代。
“問”就是踩點。一般盜墓的都是能說會道,善於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每到一處,均以算命先生或風水先生身份拜訪當地老人,從交談中獲取古墓信息與方位。盜墓的都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對方信任。一旦探聽到古墓確切地點,便立即召集群賊在夜間盜掘。
“切”即把脈之意。有三層含意:第一層是指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槨,這種功夫不僅需要豐富的盜墓經驗,而且要有體察事物的敏銳感覺。第二層含意是指鑿棺啟蓋後,摸取死者身上寶物。從頭上摸起,經口至肛門,最後到腳。摸寶物如同給病人切脈,要細致冷靜,講究沉靜準確,沒有遺漏。第三層含意是指以手摸觸出土文物,由於其中的高手過手文物不計其數,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審視,隻要把物品慢慢撫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價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