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六月驚雷(完結章)(2 / 3)

龔仲當然明白趙焱主任剛剛說的,是以趙一局長為首的江南局黨組的意思。他為此憤怒卻無可奈何,他感歎江南局對他不公卻隻能默默承受。

這幾年的經曆讓龔仲明白,在絕對的權力麵前,所有的事實與規定都是蒼白的。他這樣的小百姓除了默默承受外,能做的最多就是在心裏詛咒一下。

對於這個終審判決,龔仲從內心不服。客戶的錢存在銀行裏,卻被犯罪分子用假印鑒從銀行騙走了。銀行負有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的法律責任,怎麼能夠客戶銀行各打五十板?

不管樹大明、方建軍、方麗紅他們的初衷是什麼,也不管他們與思源愛國農產品深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陳思源私下有什麼約定,但正氣物業公司在建行開戶是合法的,正氣物業公司的資金是合法的,合法的東西就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

而且思源愛國農產品深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陳思源能夠成功騙走正氣物業公司存放在銀行的資金,主要原因是陳思源與建行史江生副行長等人內外勾結,通過假印鑒將正氣物業公司的資金從銀行劃走。

正因為如此,黑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判決犯罪分子陳思源時,是以“金融詐騙罪”追究他的刑事責任的。一審判是江南正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百分之二十,建設銀行黑山市分行解放路支行負責百分之八十。

對於黑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這樣的判決,龔仲從心理上說還是能夠接受的,認為是合理合法基於事實真相的。畢竟樹大明他們還是有過錯,除了事前與犯罪分子有接觸外,事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有問題。

黑山案件發生後,龔仲通過全麵反思,認真地思考了樹大明等人之所以上當,正氣物業公司的資金之所以被騙走,除了樹大明他們本身的原因外,最關鍵的有三點。

一是黑山建行史江生副行長的身份。沒有“銀行副行長”這個身份,樹大明等人是不可能輕易相信陳思源這個騙子,並與他們進行私下接觸的。

二是黑山建行沒有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銀行工作人員認真審核印鑒,犯罪分子是無法將正氣物業公司的資金從銀行轉走的。因為犯罪分子所使用的假印鑒,外行都可憑肉眼一眼辨認出來,但作為銀行專業人員卻沒有發現。

三是樹大明等人如果不在黑山建行開戶,也就不會發生被騙事件。但開戶是企業的自由,開戶是合法的。因此雖說這與案件有關,但從法律上講不應該作為承擔責任的依據。

但現在江南市高院的這個終審判決書,卻完全不顧事實真相顛倒黑白了。撇開建設銀行副行長史江生參與的事實不顧,將銀行沒有履行“憑印鑒支取資金”義務以“銀行工作人員不仔細”一句話輕輕帶過,卻無限製地誇大正氣物業公司以及樹大等人的責任。

更為不可思議的是,同一件事情,同一個案子,江南市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與黑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相矛盾,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述語。

黑山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犯罪分子陳思源時,是以“金融詐騙罪”追究其責任的。也就是說犯罪分子詐騙的是銀行資金,與江南正氣物業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而江南市高級人民法院在判決正氣物業公司與建設銀行責任時,卻將正氣物業公司存在銀行賬戶上的資金,錯誤地界定為與犯罪分子的“借貸關係”,將銀行的責任大事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