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站好隊伍(1 / 2)

毛勇組長心裏非常清楚,他現在的這一切,都是拜趙一局長所賜。都是趙一局長濫用手上的權力,借幹部交流政策規定,將他連續二次交流到離家一千多公裏的外地,讓他長期不能回家所致。

但多年來的官場生涯洗禮,殘酷的權力鬥爭,特別是第一次交流到期後,他沒有按規定回到江南局,而是又被無情的來了個第二次交流,這些血的教訓讓他的心智慢慢成熟了,早就非當年的“毛頭小夥子”了。

毛勇組長不但沒有將這一切表露出來,反而還對趙一局長非常尊重,並聽從在總局工作的好朋友們的建議,親自到趙一局長辦公室去了一趟,來了一個口頭上的認錯,對以前的所作所為表示歉意。

“趙局長,您是我的領導,請您原諒我當年的年輕氣盛,做出了一些有損您形象的事情,特別是不應該在局黨組會議上與您對著來,我對我的衝動表示遺憾,我向您表示歉意,我誠懇地請求您原諒我!”

聽到毛勇組長這樣說,趙一局長一下子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有一種目瞪口呆的感覺。在他的心目中,毛勇組長一直是年輕氣盛,還從來沒有這樣低調過,更談不上說什麼賠禮道歉認錯了。

“嗬嗬,都是為了工作嘛,都是為了工作嘛。隻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嗬嗬,嗬嗬……”趙一局長雖說是官場上的老麻雀了,但麵對著與自己鬥爭了多年,多次讓自己難堪的毛勇組長,說話也有些語無倫次起來。

說心裏話,毛勇組長雖說多次頂撞自己,但趙一局長從心裏還是佩服他,甚至還有些畏懼他。毛勇組長說話辦事有條有理,不管是做事還是說理,都能夠有條不紊,很多時候都讓趙一局長沒有話說。

但毛勇組長越是這樣,趙一局長越是不喜歡他。更讓趙一局長最氣憤的是毛勇組長不尊重他,有時不分場合公開頂撞自己,最後發展到在局黨組會議上與自己拍桌子起來,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為什麼聽話的沒有能力,有能力的卻不聽話?”趙一局長常常感歎道。隻是他並沒有意識到,他同絕大多數領導幹部一樣,也犯了一個機關領導幹部的通病,那就是“妒才”。

在機關裏,作為一個下屬,怎麼在自己的領導麵前準確地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自己的領導欣賞你,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問題。

太庸才了肯定不行,但太聰明能幹了也不行。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讓領導幹部欣賞你的聰明才智,但又不要讓領導幹部產生妒才的心理。

這當然也是一種官場潛規則。如果你熟練地掌握了這個潛規則,準確地把握了這個度,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聰明,什麼時候應該糊塗,那你肯定會混得有滋有味事業有成。

隻是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正做起來卻千艱萬難。因此古人才感歎說“難得糊塗”,由此可見做事難做人更難的道理。

毛勇組長誠懇地看著趙一局長,但心裏卻在不停地冷笑著。他是聽了在總局工作朋友的規勸,本著“嘴上不吃虧”的原則,對趙一局長說這番話的,但這並不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趙局,說心理話,這麼多年來,我遇到了很多事情,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一個單位一定要有一個中心,要以一把手為中心。”

反正說好話不要付出什麼,既然你趙一局長喜歡聽“婊子話”,毛勇組長就不要本錢的又送了幾句。這幾年血的教訓,早就讓毛勇組長的心智磨練得如鵝卵石般圓滑。

“我以前的方式方法也有問題,沒有主動去與你們這些副職去溝通,應該說我這個一把手也有一定的責任。”趙一局長也表現得很有風度,及時總結出他做得不夠的地方。

就這樣,江南局黨組書記趙一局長,與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毛勇,這二位多年來鬥爭得死去活來的局黨組重要成員,在一番“友好的交談”之中來了個一笑泯恩仇,終於握手言和了。

隻是他們彼此都明白,他們之間的仇恨是不可能調解的,永遠都不可能調解的。現在這一切都是表麵的,趙一局長永遠不會原諒毛勇組長“觸犯”他的權威,毛組長更不可能諒解趙一局長“拆散”他的家庭。

他們現在這樣,隻是為彼此提供一個台階,一個雙方都可下的台階。如果再堅持下去,對他們都沒有好處。現在二人都退一步,後麵的路都好走。至於最後結果如何,那就要看彼此的手段與能耐了。

但不管怎麼樣,隻要他們沒有公開衝突,隻要趙一局長與毛勇沒有公開衝突,不管對他們個人,還是對江南局幹部職工,都是一件幸事。畢竟團結出人才,團結出幹部,團結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