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私下溝通(1 / 2)

對於人事、財務等敏感性問題,按江南局辦事的一般常規,首先必須走暗麵程序,然後再走明麵程序。那就是先請示黨組書記趙一局長,他同意後才能走下一步程序,也就按組織規定的程序走。

這種暗麵程序,也就是從上到下的做法,雖說是私下進行的,但卻是大家都必須遵守的;而那種明麵程序,也就是從下到上的做法,是公開進行的,是製度規定的。

兩種程序,雖說一個是人為的,一個是文件規定,但兩者卻缺一不可。“從上到下”沒有文件依據,但大家卻必須嚴格遵守;“從下到上”有文件依據,但大家卻都知道,這實質上卻隻是走走程序而已。

作為趙一局長圈子裏重要人物之一的董昕主任,他當然比誰都清楚江南正氣管理局這些潛在的辦事規則。但他這次卻一反常態,並沒有先去找趙一局長請示,而是找人事處長史權私下溝通。

董昕主任這樣做,並不是他狗膽包天,敢於違背趙一局長的意誌辦事。而是他感覺到他與史權私下關係特別,先與史權處長私下溝通,聽聽史權處長的意見建議,再去找趙一局長請示報告,他心理更加有把握。

聽董昕主任說明來意,認真看了龔仲草擬的呈批件後,史權處長思考了一下說道:“我感覺這個呈批件沒有什麼問題,趙一局長應該會批準。畢竟理順職責,規範管理,按程序辦事,這是趙局最基本的管理理念。”

沉吟了一會兒,史權處長提醒道:“董主任,如果趙局批準這個方案,那麼新成立的物業監督管理科負責人,你事先應該考慮合適的人選。我估計趙局同意這個方案後,可能會問你這個問題。”

董昕主任說道:“這個問題,請史處放心,我早就考慮後了。我覺得,物業監督管理科負責人,應該具備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要懂得基建管理。因為物業監督管理科最基本的職責就是物業服務監督,包括工程維修、維修材料采購、設備維修等。”

沉吟了一下,董昕主任接著說道:“我覺得基建辦的袁石秋比較合適。他長期從事基建管理工作,對工程維修、工程材料、設備管理等,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對於袁石秋的情況,史權處長心裏當然清楚。他知道袁石秋是退伍軍人,也是局裏的子弟。從部隊複員回來後,就一直在局基建辦工作,確實對基建工作比較熟悉。

隻是袁石秋不但是工人編製,還隻是一般工作人員。如果把他調到物業監督管理科負責,那就意味著要把袁石秋從一般工人提拔為科級幹部。想到這些,史權處長當然不會輕易說什麼。

可能是感覺到了史權處長的心理,董昕主任進一步解釋道:“史處,袁石秋曾經是局整體搬遷辦公室成員,長期負責施工現場監督工作,不管是局綜合大樓,還是正氣園,他都非常熟悉,完全有能力勝任這個工作。”

董昕曾是湖南正氣管理局整體搬遷辦公室負責材料采購的副主任,與袁石秋更是多年的鐵杆哥兒。考慮成立物業監督管理科後,董昕、馬誌兵、曹婷婷三人昨晚商量的最佳人選就是袁石秋。如果這個目的達到了,那龔仲所提的財務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史處,我知道袁石生雖說沒有什麼文化,但他對工作相當負責任。更重要的是,他是從部隊來的,曾受過嚴格的紀律教育,政治思想好。在基建管理工作中,我從來沒有發現過他的任何問題,也從來沒有聽到過他不好的說法。”董昕主任繼續努力著。

聽到董昕主任這樣不停地說,史權處長當然明白他內心在想什麼。隻是涉及到人員調動與幹部提拔,史權雖說是人事處長,但他也隻有建議權,決定權在黨組書記趙一局長那裏。

思考了一會兒,史權處長慎重地說道:“董主任,你的意思我明白。但幹部提拔與調動,由黨組書記趙一局長負責,我們人事處沒有任何權力。你最好直接去找趙局,如果趙局不同意,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勢必白費。”

史權處長這樣說,隻是一種伎倆,一種官場上慣用的伎倆。其最終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以此點明自己的身份,讓求他的人知道他真正的價值。如果你真的相信他嘴上所說的,那就顯得你政治上太不成熟了,你會在官場上碰得頭破血流。

一個單位的人事部門,毫無疑問,是這個單位的核心部門,肯定有其特定的權力與能耐。更何況在行政機關裏,人事、財務、紀檢這三個部門,更有其特殊隆,其部門負責人還要經上級部門批準才能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