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政策對策(2 / 2)

參加見麵會的除審計小組趙焱、那玲瓏、楊柳三人外,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有董昕、馬誌兵、龔仲、方麗紅,以及聘用人員曹婷婷。

曹婷婷雖說是聘用人員身份,但公司很多工作,特別是報賬工作,都是以她作為經手人進行的。按董昕主任的解釋,這主要是為了大家一起來受些教育,便於以後更好更規範的工作。

首先是趙焱主任進行了一番例行公事的客套說明,然後由那玲瓏高級會計師代表審計小組,對此次審計工作具體情況進行了說明,並就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審計建議。

那高會說道:“審計的大體情況,剛剛我們趙主任已說了,我就不再囉嗦了。現在我隻就我們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或者更準確地說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的地方,說說我們審計小組的意見。”

“第一個問題,就是物業公司有償服務提成問題。經過審計,我們發現雖說有局領導批準的呈批件,但在實施過程中提成基數、提成範圍沒有完全按規定來,有擴大之嫌疑。其次就是提成出來的資金去向不是很清晰,發放表中沒有落實到具體的人。”

“第二個問題,就是物業公司維修用材料問題。經過審計,我們發現材料購進、入庫、領用、庫存等手續不很完備,特別是購買與驗收為同一人,使用去向不清晰,沒有受益單位簽字。而且所有的材料都是從旺正商行購入,有的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同類產品價格。”

“第三個問題,就是維修費用問題。維修費用的支出有二塊,一塊在機關後勤保障中心,一塊在正氣物業公司,施工對象全部是旺正勞務公司。存在的問題是沒有預算,沒有決算,沒有審計,沒有受益單位簽名。”

那玲瓏提出三個問題後,又根據這幾天的審計情況,詳細地說明了這些問題的表現形式,具體事例,事實清晰,有根有據。那玲瓏說得頭頭是道,董昕主任則黑著那張臉,默默地坐在那裏悶氣。

其實,那玲瓏在審計中提出的這三個問題,龔仲曾多次向董昕主任反映過,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過解決辦法。但董昕主任不但不理解,反而還因此對龔仲意見很大,認為這是龔仲多管閑事,故意與他們過不去。

矛盾最激烈時,他們還發生過公開的爭吵。董昕主任甚至還為此與龔仲進行過特別談話,討論財務人員的基本職責是什麼?哪些是財務人員的事?哪些不是財務人員的事?實質上就是說龔仲多管閑事,超職責範圍幹涉中心的正常工作。

審計見麵會後的當天晚上,董昕、馬誌兵、曹婷婷三人在一起會餐,研究審計中提出的三個問題,怎麼進行整改。這是一家高檔的土菜館,吃住玩一條龍服務,董昕主任他們是這裏的常客。

此時的曹婷婷,經過艱難的選擇,最後在董昕主任的參謀下,終於與她的老公辦理了離婚手續。她的老公更有知識分子的骨氣,淨身出戶,將唯一的房子給了她,但堅決要了女兒的扶養權。隻是出於女兒成長的需要,目前女兒由曹婷婷帶,所有費用由他負責。

將審計情況簡單地介紹後,董昕主任最後對馬誌兵、曹婷婷他們說道:“這三個問題,以前龔仲提,現在審計又提,真的讓人無法正常工作了。現在我們好好想想辦法,看有什麼措施解決這三個問題。既不影響我們的工作,又能在審計那裏過得去。”

對於這三個問題,馬誌兵與曹婷婷二人也不是第一次麵對了,他們早就從董昕主任那裏,知道龔仲為此抵製過多次。現在聽到董昕主任問這個問題,他們二人立即陷入了深思中,更明白董昕主任說的不影響工作是什麼意思。

馬誌兵思考了一下說道:“老板,其實這三個問題,以前龔仲提起時,我就在尋找應對辦法。我也走訪了一些朋友,還有一些比較正規的物業公司,看他們類似事情是怎麼做的。”

馬誌兵說到這裏,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我感覺第一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我們是公司,是企業。他們就是不明白這點,老是拿機關的那一套來管企業,這根本行不通。老板,我覺得這一點根本不需要解釋。到時你找個機會,給局領導反映一下就行了。”

馬誌兵仿佛胸有成竹,說得也很直白。見到董昕主任沒有提出異議,馬誌兵接著說道:“至於第二、第三個問題,說直白點,我覺得其實就是一個問題,那就是手續問題,也就是他們說相關當事人回避問題。”

顯然,馬誌兵副總經理這裏說的“他們”,表麵上是指龔仲、那玲瓏財務管理人員、審計人員等,實質上說的是國家的財務製度、單位的內部管理規定等。

“隻要我們把采購人與驗收人,使用人與報賬人,預算人與批準人,審計人與報賬人,這幾個關鍵環節按他們所說的要求做好了,我覺得他們就沒有辦法再在這些問題上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