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繼宗副局長是從總局交流過來的一位年輕幹部,他在江南局工作,但工資及津補貼在總局拿。因為地區差別,北京地區的工資津補貼當然比江南地區高得多了,這確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隻是洪繼宗副局長卻忘記了一點,那就是總局這樣對待交流幹部,正好體現了其人性化管理的一麵,將政策偏向了弱勢群體。在把幹部交流到下麵去時,不減少他們個人的收入。因除了個別地區外,沒有哪個地區的政策外津補貼會高於京津地區。
試想一想,如果洪繼宗交流到江南局工作,不能享受總局較高的津補貼,反過來享受較低的江南局的津補貼,他洪繼宗副局長保證在內心詛咒總局領導:“你們把我交流到下麵工作,讓我遠離老婆孩子熱炕頭,還核減我的收入,這怎麼叫人心服?”
其實,洪繼宗副局長的這種心理狀況,古人稱之為“站在岸上看戲不腰痛”。隻是洪繼宗副局長,作為一個副廳局級領導幹部,在對待幹部職工的利益時,卻不應該也如平常百姓一樣,有隔岸觀火的心理,馬列別人頭頭是道。
不說洪繼宗副局長不顧職工感受,在上麵繼續口水亂噴,龔仲心裏卻思緒萬千。在行政機關裏,個人工薪收入的高低難道真的如洪繼宗副局長所說的那樣,由個人對單位貢獻來決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大家都知道,在行政機關裏,個人的工薪收入與個人的職務、職稱、文憑、工齡等密切相關,而與個人對單位的貢獻沒有多少關係,也與個人工作量的大小沒有什麼關係。這是目前我們行政機關的特色,是多年來習慣性的做法。
再說,在行政機關裏,一個人對單位的貢獻是多少,也不是象現在洪繼宗副局長所說的那樣,用創收來衡量,畢竟行政機關的主要任務並不是創收。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你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你就是對單位作出了你最大的貢獻。
而且對待個人待遇問題,執行政策的人應該一視同仁,對事不對人,政策偏向弱勢群體。也就是說單位應該照顧個人,在有二種以上方案選擇時,應就高不就低,選擇有利於職工個人的方案。隻有這樣,執政者才會深得人心,幹部群眾才會衷心擁護。
洪繼宗副局長最後說道:“同誌們,我相信我們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是一個工作的團隊,不是一個應拿多少錢的福利院。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理解局裏的政策,讓心情變得更愉快些!快樂工作,努力工作,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工作人員。”
在座的絕大多數幹部職工,都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他們心裏不停地“問候”著什麼,但臉麵上流露出來的卻是一幅恭敬、認真的樣子。
一個多小時後,洪繼宗副局長的“不得不說幾句”長篇大論終於結束了。在最後結束之時,他又不著痕跡地掃了一眼龔仲,然後端起茶杯喝了起來。緊接著,機關黨委書記黃保安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了會議總結。
在一番例行公事的說辭後,黃保安總結道:“同誌們,今天的民主生活會,已按要求完成了既定的程序。在會上,中心的幹部職工,能暢所欲言,麵對麵地把心裏所想的話都說出來了。這很好,這也是我們這次民主生活會的主要目的之一。”
黃保安調整了下語氣,向中心在座的幹部職工保證道:“大家提的意見與建議,除涉及個人待遇問題外,其他意見與建議,我們會敦促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支部進行整改。能解決的一定要解決,不能解決的一定要進行說明,並將整改情況以文字形式報送機關黨委。請大家放心!”
黃保安沉吟了一下,有些同情地說道:“同誌們,我知道,大家有自己的委屈,我理解。但大家應多想想國家的政策,想想局裏的規定。幹部職工之間存在收入差別,這是政策造成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政策規定不能違背。”
黃保安看了一眼洪繼宗副局長,聲音慢慢大了起來:“同誌們,我相信,不管是局領導,還是中心領導,他們都會積極想辦法解決大家的困難。如果解決不了,這絕對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政策不允許他們解決。”
“同誌們,大家如果還有什麼要說的,可以事後向機關黨委反映,也可以與中心領導當麵溝通。”
最後,黃保安充滿激情地說道:“同誌們,我代表在座的中心幹部職工,對洪局於百忙之中光臨我們支部大會,並作重要指示,表示衷心的感激。我相信我們在座的幹部職工,都會認真落實洪局的指示,把工作做得更好,讓局領導滿意,讓局黨組滿意!”
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會,就這樣結束了。會議的結果,早就在大家的想象中。反正每年都是這樣,隻是表現形式不一而已。人在做,天在看,機關裏的這些玩意兒大家早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