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龔仲也知道,他這次與趙一局長的申訴已到尾聲了,他必須盡快離開。畢竟趙一局長是江南局第一負責人,工作很忙,事情很多,時間很緊,處理的都是江南局的大事要事,沒有過多的時間談他個人的“小問題”。
龔仲控製著自己內心的怒氣說道:“趙局長,我知道你工作很忙,我就不多耽誤您了。我這最後請求三點,請領導考慮。第一,現在我的工資補貼比同一部門、同一工齡、同一職務、同一文憑的人都低。不管從哪方麵說,我認為這種現象都是不正常的。”
龔仲就如法庭上打官司時作最後陳述一樣:“第二,局裏製訂的這二個交流幹部管理規定,局裏其他幾十個交流幹部都能執行,但我這個交流幹部卻不能執行。不管從哪方麵說,這種現象也是不正常的。”
“第三,現在沒有哪個文件包括我局製訂的這二個交流幹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我不能享受事業單位政策外津貼補貼。而且我局的所有交流幹部,多年來一直都能夠享受交流單位的政策外津補貼。”
最後,龔仲站了起來說道:“趙局長,我以公務員的身份,交流到事業單位工作,這在我們江南局全省係統是唯一的一例。這幾年來我是老老實實工作,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單位與同事。我希望領導能認真考慮我的問題,畢竟政策有明文規定。就是退一萬步說,政策也應該偏向弱勢群體。”
龔仲說完後,毅然起身離開了趙一局長的辦公室。反正該說的他都說了,能做的他也做了。至於最後結果如何,這就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了,而要看趙一局長怎麼處理了。
看著龔仲離去的背影,趙一局長將放在桌上的那些材料拿起來,又狠狠地往桌上摔了下去。“這個龔仲,越說越不象話了!黑山事件還沒有了,現在居然還以這種可氣來說話!”
趙一局長站起身來,從熱水壺裏倒了一杯開水。但他並沒有喝下去,而是端在手裏在辦公室裏慢慢地走了起來。每當遇到不能立即決定的問題時,趙一局長就以這種方式進行思考。
隻是趙一局長不知道的是,他的這種思維方式,現在江南正氣管理局並不是他的專利了,早就被董昕主任剽竊去了。
過了一會兒,趙一局長回到座位上,撥通了辦公室楊國忠主任的電話:“你通知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董昕主任、人事處史權處長,還有財務處馬建設處長,要他們立即到我辦公室來。”
十多分鍾後,趙一局長陰沉著臉,看著坐在他辦公室的董昕主任、史權處長與馬建設處長,麵無表情地說道:“剛剛龔仲為他個人津補貼的事找了我,這是他提供的有關材料,你們先看一看。”
董昕主任等三人,立即感受到了房間裏氣氛的凝重,也終於知道了趙一局長找他們來是怎麼回事。他們三人暗自交換了一下眼色,就接過材料默默地看了起來。隻是這些材料,他們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龔仲早就給他們看過了。
但董昕主任他們三人都官場上的老手,當然不會將這情況表露出來。如果現在讓趙一局長知道龔仲事前已找過他們,趙一局長肯定會更加生氣,責怪他們沒有將矛盾及時化解掉,難免有將矛盾上交之嫌疑。
於是,董昕主任他們三人私下又很快交換了一下會意的眼色,就假裝認真看起那些材料來。但他們的腦袋裏卻在高速運轉,眼睛不時偷偷地觀察一下趙一局長的臉色,思考著怎麼回答接下來趙一局長的問題。
趙一局長也沒有再說什麼,隻是陰沉著臉坐在那裏。董昕主任他們三人當然知道,這是趙一局長在生氣了,在為龔仲的越級反映情況生氣了,也在為他們沒有處理好龔仲的問題生氣了。
過了一會兒,董昕主任他們三人終於把材料看完了。隻見他們三人抬起頭,很快交換了一下眼色,彼此都從對方的眼裏看到了一絲異樣。然後他們就把材料遞回給趙一局長,等待趙一局長的進一步指示。
趙一局長以嚴厲的眼神,盯著他們三人看了一會兒,然後生氣地質問道:“你們一個是龔仲的直接領導,一個是人事處長,一個是財務處長,但這點小事都擺不平,還要我這個黨組書記局長親自出麵,你們在做什麼?”
董昕主任、史權處長與馬建設處長三人,麵對趙一局長這樣嚴厲地質問,他們都不敢還任何嘴,就象一個小學生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一樣,正在老老實實地接受著嚴厲的班主任狠狠的批評。
這是官場上因權力而產生的威懾力。要知道,不管是董昕主任,還是史權與馬建設處長,他們都是很有個性的人物,很有能耐的人物。在江南正氣管理局,更是呼風喚雨的人物。但現在趙一局長麵前,他們也與江南局其他普通職工群眾一樣,連屁都不敢放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