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龔仲還是沒有看透官場的這些潛規則。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為一個領導幹部,如果自身要求嚴格,處處以身作則,對下麵管理規範,不讓下麵渾水摸魚,下麵又怎麼可能在自己得到“小錢”的同時,為領導幹部謀取更多的“小錢”呢?
卻說龔仲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心裏不禁有些奇怪,董昕主任怎麼主動安排安排大家拿送紅包的方案。他清楚的記得,上次為了林雪生育保險津貼的事,他申請一千元經費去社保局感激幫了忙的二位處長,但董昕主任卻沒有任何猶豫地拒絕了。
放下這些思緒,龔仲立即根據董昕主任的指示,思考著辦公室除要了感激稅務部門外,還應該感激地方上哪些部門。辦公室是中心的綜合部門,一年到頭難免與地方上一些部門打交道。但龔仲沒有“打點”的習慣,很多工作都在平時注意了。
“隻是今年因為請稅務部門的幾位朋友幫了大忙,了結了正氣大廈開發中隱藏了十多年都沒有辦法解決的稅款問題,不管為公為私,自己都應該去好好感激他們。人都要知道感恩,不能半邊來往,做過河拆橋的事。”龔仲在心裏默默地說道。
這幾天,龔仲正在考慮怎麼請示董昕主任,去好好感激稅務部門那幾位幫了大忙的朋友。現在董昕主任主動提出來了,龔仲沒有任何猶豫,就拿出了辦公室春節送紅包的方案:“申請七千元經費,請上次幫了忙的三位朋友吃餐飯,每人送上一個二千元的紅包。”
龔仲認為,雖說表麵看這個方案申請的經費多了點,但相對於他們幫的忙,這點經費就微不足道了。要知道他們幾個人,為正氣物業公司的事,是那樣貼心,那樣認真,但煙都沒有抽上一支。特別是那稅務谘詢公司的經理,還特意從外地趕回來,並免除了十多萬元的谘詢費用,這點經費根本算不了什麼。
“感激是應該的,但送這樣大的數額可不行。再說物業公司的會計由核算中心方麗紅負責,如果真的要去感激他們,應該由方會計提出來。”董昕主任聽了龔仲的報告後,有些不高興地說道。
“董主任,那個方案是我找稅務部門的朋友幫忙提出來的。要是沒有稅務的幫忙,我根本拿不出那個方案;要是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物業公司根本不可能按這種方式交稅;要是沒有他們的幫忙,正氣大廈拖了十多年的稅款問題根本解決不了。”龔仲一連用了三個“要是”,做董昕主任的工作。
龔仲的話一落,董昕主任說道:“我知道這個方案是你拿出來的,也知道是你主動去找稅務部門的朋友幫忙的。但我們每個人都要講究規矩,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與稅務部門打交道,是核算中心的職責,你現在主動去插手他們的工作不好吧?!”
龔仲聽到董昕主任這樣說,感覺到非常委屈。不管是哪個的職責,但都是物業公司的工作,更何況董昕主任還兼任物業公司總經理。不管從公從私說,董昕主任這種說法都不應該。
龔仲有些委屈地申訴道:“我知道與稅務部門打交道是核算中心的職責,我並沒有插手別人工作的想法。但我看到正氣大廈這個問題拖了十多年了,稅務部門年年盯著我們,再拖下去對我們物業公司非常不利。我主動利用私人關係解決物業公司的問題,這應該不涉及到插手別人的工作問題。”
但董昕主任並沒有被龔仲的的說法所打動,他繼續拒絕道:“龔主任,你是財務方麵的專家,應該知道財務製度規定。現在三公經費管理這樣嚴,就是幫再大的忙,製度還是要執行的,我們不能做違反規定的事情。”
龔仲見董昕主任說的頭頭是道,左一個財務製度右一個財務規定,他內心不禁有些生氣。他心裏非常清楚,一年到頭,董昕主任他們不知道報銷了多少與公務沒有任何關係的招待費用,現在別人幫了這樣大的忙,照顧了幾百萬元的稅款,自己可以說隻申請千分之幾的費用卻不行。
但龔仲並沒有將這些內心的不滿表露出來,他繼續努力爭取道:“董主任,你說的製度規定我當然明白。但別人確實幫了我們的大忙,還沒有收我們一分錢的谘詢費用,就是從成本效益原則來說,這點費用真的應該給的。”
“龔主任,你就不要再說了。不管什麼情況下,財務製度我們是不能違背後,工作是要講規矩的。核算中心負責與稅務部門打交道,如果你真的想要感激他們,就去與核算中心商量。”董昕主任語氣生硬,最後沒有任何商量餘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