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拒之門外(2 / 2)

史權處長電話將龔仲叫到他的辦公室,有些複雜地對他說道:“龔主任,根據局黨組的指示,你與黑山事件那案子還沒有了結,現在不適宜參加競爭上崗。具體情況我不清楚,請你多多理解。”

望著龔仲離去的背影,史權處長有些複雜地搖了搖頭。剛剛自己傳達取消他參加競爭的資格時,龔仲眼中流露出的尷尬與失望,史權處長敏感地捕捉到了。但他沒有任何辦法,除了同情與理解外,史權處長也不好多說什麼。

現在史權處長話一出口,會議室裏立即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大家都沒有說話,房間裏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史權處長立即知道,他可能問的不是時候。其實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史權處長也想到了會出現這種情況,隻是沒有想到會這樣嚴重。

過了一會兒,局黨組成員伍鋼副局長說道:“樹大明搞黑山事件之前,曾告訴過龔仲,但龔仲沒有及時報告局黨組。當時如果龔仲報告了,黑山事件就不會發生了。在黑山事件沒有了結之前,我認為龔仲不宜參加競爭上崗。”

伍鋼副局長是局黨組成員中年齡最大,排在第二位的局黨組成員。他的發言常常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樹大明是他多年的朋友,但現在發生了這樣的情況,他內心對龔仲是特別痛恨的,就是怪龔仲沒有報告,讓樹大明這個老朋友麵臨牢獄之災。

伍鋼副局長發言後,第二個接著發言的是副局長朱水流。他是從嶺東局交流過來幹部,平時與龔仲沒有什麼接觸。“當時龔仲沒有報告,說明他政治上不成熟。我同意伍副局長的意見,現在不宜考慮龔仲的提拔問題。”

第三個接著發言的是局黨組成員中排在第三位的紀檢組長毛勇。他是龔仲多年的領導,曾與龔仲一起在白水局工作。當時毛勇是局長,龔仲是辦公室主任兼任會計。對於龔仲的為人與能力,毛勇是非常清楚的。“黑山事件”發生時,毛勇正交流在外。毛勇回來後,曾側麵過問過此案子。

現在看到前二位局黨組成員的發言對龔仲不利,毛勇知道不能再顧慮其他了,立即接著說道:“據我了解,當時樹大明隻是對龔仲說了一個機會,並沒有說具體情況,也沒有告訴龔仲他一定會做。龔仲曾提醒過樹大明其中存在的風險,並明確表示不能做。”

說到這裏,毛勇組長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而且事實證明,樹大明他們是避開龔仲做的,他們做時龔仲並不知道。我認為這一次可以考慮讓龔仲參加競爭止崗,畢竟這涉及到一個幹部的政治生命問題。”

毛勇說完以後,會場上又出現了一時的沉靜。局黨組有五位成員,現在已有三位發言了,但意見明確相左。還沒有發言的是洪繼宗副局長,以及黨組書記趙一局長。按常規,不到最後環節,趙一局長是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的。

史權處長不禁有些後悔,沒有想到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後,會讓局黨組陷入到這樣的局麵。說心裏話,史權處長也隻是想到前次自己傳達局黨組的指示,取消龔仲競爭上崗的資格時,龔仲那傷心失望尷尬而一時心軟。

大家都將目光轉移到了洪繼宗副局長的身上。洪繼宗副局長知道自己不發言不行了,躲是躲不過去的。他與龔仲沒有任何感情,平時隻是從董昕、張晗瑛、方麗紅那裏聽說他的情況。龔仲是否參加競爭,說實話洪繼宗副局長是無所謂的。

但現在問題是有二種意見擺在麵前,他必須作出選擇。是支持伍鋼、朱水流副局長,還是站在毛勇組長一麵。在五位局黨組成員裏,洪繼宗副局長資曆最淺。但洪繼宗副局長是總局派下來的幹部,平時大家還是很尊重他。畢竟他身份有些特殊,以後還是要回總局去的。

洪繼宗副局長沉吟了一下,最後說道:“我認為上麵三位局領導的發言都有道理,讓龔仲參加競爭說得過去,不讓龔仲參加也事出有原。我看還是請黨組書記趙一局長最後定奪吧。”洪繼宗副局長考慮再三,居然玩起了“太極推手”,最後將球拋到了趙一局長那裏。

趙一局長見此,思考了一會兒說道:“我看這樣吧,不管是參與者,還是知情不報者,但他們都是這個案件的當事人。在案件沒有最後了結之前,龔仲暫時就不參加競爭止崗了。”

趙一局長的話,就是局黨組的決定。在座的其他幾位局黨組成員,當然不會再說什麼。就是紀檢組長毛勇,也隻是在心裏歎了一口氣。畢竟他想關心一下龔仲,但趙一局長不采納,他當然不會再爭取了。畢竟以前的教訓放在那裏,沒有必要為了龔仲又與趙一局長發生衝突。

就這樣,龔仲因為“黑山事件”當事人身份,與這次民主推薦無緣。這也是龔仲因樹大明搞出“黑山事件”後,第三次失去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