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昕主任將方案認真地審核了一遍後,感覺到非常滿意。下一步就是要將這個辦法上報給局領導審批,待批準以後就可以正式實施了。但以什麼途徑報上去,報給哪個局領導審批為好,董昕主任心裏開始琢磨起來。
伍鋼是分管財務工作的副局長,但不負責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工作。這個方案雖說涉及到一些財務管理問題,但還是不送給他審批為好。因伍鋼副局長是江南市本土人,對江南市停車收費情況清清楚楚,董昕擔心這個方案伍鋼副局長難得通過。
報給黨組書記趙一局長審批,董昕主任感覺更不合適。江南局停車難問題,是江南局公開的禁忌,在江南局幹部職工中,不管是哪個都不敢在趙一局長提這個問題。
董昕主任左思右想,他感覺到這個方案還是不要報給趙一局長為好。他怕趙一局長產生誤會,誤解自己提出這個方案的真正意圖。如果真的是那樣,費力不討好是小事,如果因此讓趙一局長對自己有看法,認為自己是在捅他的“屁股”,這個險無論如何是不能冒的。
經過慎重全麵考慮,董昕主任覺得將這個方案報給洪繼宗副局長審批最合適。一方麵洪繼宗副局長是分管機關後勤保障中心的局領導,由他進行審批是他職責範圍內的事。另一方麵他是上麵交流下來的,對江南市停車收費情況不熟悉。
要知道停車收費標準,每個城市都不一樣,大城市與小城市有很大的差別。也就是說這個方案規定的收費標準,在江南市可能是高了,但在京都市可能便宜得很。而洪繼宗副局長是不可能發現這些微妙情況的。
董昕主任把這個問題考慮清楚後,接著就思考著以什麼方式上報,由哪個作為經手人上報。
在江南正氣管理局,對於一些敏感性的問題,有二種上報方式,一種是以紙質的內部呈批件形式,另一種是在局自動辦公係統(OA)上以正式文件上報。
第一種方式不便於存檔,但靈活些,有什麼問題可隨時變通;第二種方式正規些,便於存檔保存,但公開透明些,很多人可以從OA上看到這個呈批文件。
董昕主任經過考慮,決定還是采取第一種方式,以紙質形式上報穩妥些。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方案的經手人問題。
按理說,這個方案是馬誌兵副總經理牽頭草擬的,實施部門也是江南正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馬誌兵是實際經手人。
但董昕主任想得很深,馬誌兵副總經理是他“圈子裏”的人。他正在思考著在適當的時候,把馬誌兵推薦給局局黨組,解決他的副處級領導職務問題。
在樹大明搞出“黑山事件”前,物業公司的總經理是方建軍,他是正處級幹部待遇。但現在馬誌兵卻隻是一個科級幹部,這個問題董昕主任早就在思考之中。
正因為如此,董昕主任提醒馬誌兵,物業公司財務管理上的事情,不要他親自出麵與龔仲接觸,而是讓曹婷婷負責出麵處理。
這樣做有二個方麵的好處,一方麵是提高馬誌兵的地位,讓他的手下與龔仲打交道;另一方麵是怕龔仲對馬誌兵產生不好的看法,在以後的提拔中起不好作用。
但馬誌兵是轉業幹部出身,文化程度低,寫材料不行。因此參加處級領導幹部競爭上崗,第一關的筆試他就過不了。
由於這個原因,馬誌兵本人一直沒有參加過江南局處級領導幹部競爭上崗。幸好處級領導幹部的提拔方式不隻這一種,還可根據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比如民主推薦,組織考察提拔,就適合馬誌兵這種文化程度較低的人。
所以,董昕主任特別關照馬誌兵,不要他在工作中得罪任何人,有什麼問題直接找他處理。這一年多來馬誌兵就是這樣做的,因此財務上的事沒有一次找過龔仲。
而這個停車收費方案的經手人問題,肯定是一個得罪人的事件。想到這裏,董昕主任立即決定不讓馬誌兵作為經手人。
但安排哪個作為經手人好呢?
董昕主任突然心裏一亮,龔仲!他是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辦公室主任,草擬文件材料是他的職責。而且龔仲這個人也不是那麼帶愛相,安排他發布這個收費辦法,如果幹部職工有什麼意見,第一個找的就是他龔仲。想到這裏,董昕主任不禁發自內心的笑了起來。
董昕的這種思維方式,是政治上成熟的一種表現,也是官場上慣用的潛規則之一。
古人稱之為“謀定而後動”,今人美其名曰“應急預案”。
就是作出任何決策之前,或實施任何方案之前,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都要正反兩個方麵考慮,都要預計會出現什麼情況,要將情況想複雜些,然後針對這些情況製訂相應的應對措施。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之後,再去進行具體實施,這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和結果。
董昕主任再次前後考慮了一遍後,感覺沒有什麼問題了,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到了,就用電話把龔仲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