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誌兵說道:“現在說這些沒有必要了,還是想想有什麼說法,將龔仲的嘴堵住。”“是的!但也不要怕什麼,我就不相信我一個領導還拿他沒辦法。”董昕主任有殺氣地說道。
他們三個人在一起議論了一會兒,感覺到事實擺在那裏,想要否定什麼是不可能的了,隻能找一個放在台麵上說得通的理由才能解決問題。
馬誌兵副總經理建議道:“我看這樣行不行?就說是去打點地方上的一些關係單位了,因為招待費緊張,不好開支,就采用了這種辦法。我們以前也這樣做過,就這樣籠統說一下,相信龔仲也不敢再問具體情況。這樣的話,不管說到哪裏都說得通,畢竟是辦公司,與行政機關不一樣。”
董昕主任立即拍板道:“那這事就這樣了,等下婷婷去給龔仲解釋一下,馬總就不要出麵了,相信他不敢再為難什麼的。從這次事件上提醒了我一點,以後類似支出時一定要考慮全麵點,如果要做就要做好,不能讓人發現任何漏洞。”
“馬總,婷婷,以後你們一定要吸取教訓。這次要是你們將那閥門的名稱、規格、型號虛擬一下,在網上查詢不到這方麵的確切信息,他龔仲就是再怎麼也沒有任何辦法。”統一了思路後,董昕、馬誌兵、曹婷婷他們三人又在一起議了一會兒。
最後馬誌兵建議道:“老板,你真的要想想辦法,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感覺到做什麼事都不方便。說心裏話,我真的不願做什麼,懶得與財務上打交道,大家捆在一起撐死算了。”曹婷婷立即附和道:“是的喲!老板,每次去龔主任那裏報賬,他都板著那幅臉,我也是沒有辦法才對他裝笑臉的。”
曹婷婷這樣在董昕主任麵前表白,並是說她的人品有什麼問題,也不是她對龔仲有什麼私人恩怨,而隻是一種機關裏辦事的潛在規則。在機關裏工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麵孔。
他們為了種種原因,每天在不同的場合,在不同的人麵前,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說不同的話,做不同的事。這是一種職場需要,一種傳統習慣,一種現實生活,一種“合大套隨大流”的做法。
某一位政治家曾說過,同事之間沒有真正的友情,隻有真正的利益。在職場裏,特別是在機關裏,一切以利益為重,利益是一切事情的出發點與歸宿點。
人們熟知的“官官相護”,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利益;“人抬舉人”、“相互捧場”、“排座座”等都是利益結合的表現形式,都是為了“吃果果”。有人說,朋友可以選擇,但同事不可選擇。在同事之間,真正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
其實,對於曹婷婷,龔仲還是很欣賞她,平時工作上也很關照她。這並不是因為她長得漂亮,而是她工作主動負責。從外表來說,曹婷婷與方麗紅二人,都是很容易吸引男人目光的那種女人。
但她們二人的命運卻完全不一樣,方麗紅是江南局事業編製職工,而曹婷婷卻隻是物業公司一位聘用人員。在與曹婷婷的接觸中,龔仲有意無意之間,總是將她與方麗紅進行對比。想到曹婷婷工作的主動與負責,想到方麗紅的推脫與馬虎,龔仲無形之中就對曹婷婷的印象更好了。
董昕主任聽到他們二人這樣說,沉思了一會兒,有些無奈地說道:“你們說的這些情況我都明白,我也與你們的想法一樣,我更想過不同的辦法。